眉山省级文物:丈六院•石碓窝摩崖造像(下)
石碓窝摩崖造像
名称:石碓窝摩崖造像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年代:唐
级别:省保(2007年6月,四川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华藏村
石碓窝摩崖造像,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华藏村,地处石碓窝水库500米远的大佛岩上。
原本,在石碓窝水库堤坝东侧,右边大石岩上有摩崖造像8龛75躯,可惜已毁;左边山岩边有造像14龛,已自然剥蚀,尚可见雕刻风格;堤坝西边,有造像7龛,也已自然剥蚀。
现在所说的石碓窝摩崖造像,只存位于大佛岩上的唐代造像,共4龛,造像700多尊。
这四龛唐代造像,分布在一块长25米、高7米的山崖上,离地1.5米,南北向横向排列。
一号龛,方形,平顶,高6.5米,宽2.8米,刻大佛坐像。
大佛像高5.4米,肩宽1.8米,头饰螺髻,头颈完好,原本大佛右手、右胸、左肋以下被人为损坏,现已重妆完好。
大佛身后左右各一尊者立像,有佛光,图案清晰。
二号龛,也是方形平顶龛,为千手观音坐像,高2.45米,肩宽0.9米,有佛光。
原千手图案除肩两侧各有一只手完好外,其余34只手全毁,仅身子完好,现已修缮如初。
三号龛,同样为方形平顶龛,造观音坐像。观音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5米,肩宽0.8米,现修复完好。
四号龛,龛形为弧形,为深浮雕千佛图,高2.5米,宽3米。千佛图造像共16层,每层佛像错位相对,共刻佛像七百余尊,虽有部分人为损坏,但整体还算比较完整。
此龛中部上层偏左刻一尊菩萨(风化后重塑),占据五层位置;菩萨像之下隔三层,刻一群菩萨,占八层位置,最大一尊菩萨损毁后重塑。千佛图左边剥蚀严重,右边呈弧形状。上七层清晰完好,下九层隐约可数。此龛以中间较大雕像为准,两边各层相应对称。虽两侧佛像有相应关系,但每尊的举措与神态各异。除上部较大菩萨之下有五躯作站立状外,其余皆为坐像。立像中,有三躯为侍者,有二躯作舞蹈状。因造型优美、雕刻细腻,此龛造像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2)•四川石窟雕塑》一书。
除这四龛唐代造像外,大佛岩岩壁上还有清代和今人塑像5龛,有土地、猪王菩萨、牛王菩萨、一佛二胁侍、南海观音等。
与丈六院摩崖造像一样,石碓窝摩崖造像也是东坡区存量不多的唐代摩崖造像之一,是研究唐代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保护价值。1983年,石碓窝摩崖造像被公布为眉山县(今东坡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石碓窝摩崖造像与丈六院摩崖造像一道,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