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善孝为先--参观谭嗣同故居有感

(2006-12-19 10:14:57)
分类: 人生感悟

上周六( 1218)上午八点半,我们学校八十多位党员同志一起乘车前往浏阳市,参观谭嗣同故居。其实这里我在前年妇女节已经参观过了。此次重游,感受更加深了一层。

   谭嗣同的父亲名叫谭继洵,官至一品,任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失败后,谭继洵因受连累只好回乡,在浏阳大夫第静养天年。可我们觉得奇怪的是,谭嗣同惹来杀身之祸,按理是要株连九族的,为什么谭继洵还得以回浏阳老家静养天年呢?原来,是谭嗣同怕老父受牵连,在北京浏阳会馆,在步军衙门来查抄之前,便模仿父亲的笔迹写了一封断绝父子关系的信,在信中大骂儿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并说要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慈禧太后看到那信后,觉得谭嗣同该杀,但谭继洵教子还是很严格的,儿子犯下滔天大罪,怨不得父亲,于是只把谭继洵放逐回乡,而没有满门抄斩.

   谭嗣同以维新变法、振兴国家为己任,是那种成就大业的人,可他却能在紧要关头,那么细心地为保全父亲而想而做,那种孝顺父母之心真是天地可鉴啊。

   古人说,百事孝为先;现代人说,爱父母是我们的福气.可是,更有很多现代人却在现实生活中忘却了这一孝顺的原则.君不见,多少年轻人对父母恶语相向;君不见,多少老人儿孙满堂,却被迫入住山洞,过着那种原始人似的生活;君不见,多少学子在学校荒废学业,全然不顾父母双鬓过早染霜.我们很多现代人丢失了孝顺这一传统美德.

   有一个同学,丈夫待她不好,经常向我哭诉,说他对父母和孩子有多么好,可是对她却近乎"虐待",我一方面劝慰朋友想开点,另外一方面,我总是告诉朋友,他还懂得孝顺父母,还怕让父母担心,那就说明他还是可以挽救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找到他的心灵温柔处,才能成功实施"转化".

   百事孝为先,不论我们经济条件如何,社会地位如何,我们都应对父母保持一份尽力的孝心.

   很喜欢毕淑敏的那段话,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祝愿各位朋友的父母健康长寿!也愿各位朋友都成为让父母引以为自豪有孝顺儿子或女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动(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