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成长记录教师杂谈 |
分类: 教有所思 |
第二次了解豆豆的语文老师是跟豆豆聊天的时候。
一次在路上聊天,豆豆说她越来越喜欢鲁迅了,她们语文课刚讲完一篇鲁迅的文章。回头想想,我喜欢鲁迅都是大学毕业几年后的事了,上中学看鲁迅的文章,没有一点喜欢,想来主要是文章的社会背景不了解,思想上差距也比较大。能让一个高一的学生
通过课堂喜欢鲁迅,这样的老师还真得有些功夫才行啊!
第三次了解豆豆的语文老师是从豆豆的作文本上。
一天放学回来,豆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跟我说:“我写了一篇作文,老师给了我五颗星,你知道评语是怎么写的吗?——‘这篇文章让我敬意满满’,哈哈!多么高级的词啊!‘敬意满满’!我知道这是老师在故意夸我,但我还是特别高兴!”
我要来豆豆的作文本,这篇作文记录的是豆豆思想的成长,文章上有韩老师的三个旁批和一个总评,老师所有的文字都超乎语文,体现了对孩子思想成长的呵护与关爱。
在孩子思想成长的阶段,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福气啊!
我对韩老师不仅“敬意满满”,而且感激满满!
附:豆豆的作文和韩老师的评语
我就是我的作品
也许这是我成长的必然——我开始喜欢动脑想一些事情了,而这种思考的形式,往往开始于对自己的审视。感觉好像有一双挑剔的眼睛用它那极具穿透力的眼神一寸一寸地“扫描”着你,然后冷不丁提出一些极难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活着?” ——韩老师: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人必然的啊。
想来也觉得可笑——世上竟有那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却依然活着,而我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越想越没有头绪,于是我决定换一个切入
点,“你觉得这个世界怎么样?”挺好的呀,我挺喜欢的。“为什么呢?”原因太多了!我喜欢微风拂过脸颊的感觉,喜欢看秋天金黄的银杏和火红的枫,喜欢雪带
给我的温暖,星带给我的希望……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搜集喜欢世界的原因,最后发现我对世界的每一瞥中都有成千上万个这种原因,根本无法计数——这个世界远比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美好!我渐
渐觉得这个世界让我愿意睁开眼去观察,愿意竖起耳朵去聆听,愿意张开嘴去交流,愿意用心去感受——这样活着,简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这也是我每时每刻每
分每秒快乐的源泉。 ——韩老师:看到你写的这些自己都觉得有种幸福感涌动出来了,真好!
“ 活着只是为了快乐吗?”不是。“那主要是为了什么呢?”大概是为了报答吧!我既然爱上了这个世界,接受了它那么多无私的馈赠,但却不停的在白白消耗各种资
源,或者说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怎么能不满心惭愧呢!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偿还这笔“债”,但我有能力为以后的偿还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我将这定义为“应该做的事 ”,或者说是“责任”。每天奔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做着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身体的劳累或心里的压力也都不会影响到它,因为我觉得,这
是我生命存在的理由,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如此简单的解释了哲学家们多少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也许很幼稚,但这对于我已足够,因为它能帮助我定位自己。我不断地寻找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就可以逐
渐精确自己的位置(虽然有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明明就是自己,却只能无限靠近而不能完全达到,但事实就是这样),我这样不断地发现我自己,认识我自己,
也许到老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但我相信,我那时一定会比现在还自豪地说:“我就是我的作品!”作为我对自己最高的评价和最大的肯定。
还处在发育初期的思想急切的想说话,让它说,却又很凌乱。文章正处在由记感情转向记思想的节骨眼上,大概需要一个过程,但我挺郁闷的——最近写出来的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也远远不能让我满意,继续修炼…… ——韩老师:来找我聊聊如何?我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