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国荣
黄国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0,018
  • 关注人气:1,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

(2022-04-06 12:47:08)
标签:

当代阿q

半个世纪底层农民命运

开穷心

苦作乐

分类: 艺海泛舟

影视改编|当代阿Q式的奇特人物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

原创 浅语花开 浅语花开 2022-03-04 14:23
收录于话题
#优质IP推荐9
#影视版权推介7
#乡谣2
#黄国荣5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



     优质影视IP:《乡谣》(黄国荣著)


   【全景式展现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

(本书获总政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介绍


汪二祥,一个可与阿Q、陈奂生相比媲的文学典型。他的善良与狡黠,痴憨与精明,软弱与倔强,悲惨生活遭遇与快乐人生哲学相融的国民性本质,是当代农民本质的真实写照。作品以近似现场素描的手法,活画了二祥与他的兄弟乡邻共度艰辛的日子以及他与四个女人所蕴集起来的情感历程。蕴含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深刻主题,赋予作品凝重大气之美。

作品对江南某乡村数十年间各种人物进行了近乎现场的刻画,尤其着力于主人公“二傻子”的形象把握,他的痴憨和精明,软弱和倔强,他能将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快乐的人生哲学结合起来的国民性本质,他与四个女人所蕴集起来的感情历程,他对于各种运动消极抵抗或积极参与,无不透露出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


作品以史诗的笔法,富有韵味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和近似现场实录的逼真叙述,抒写了江南水乡解放初至改革开放五十年间的风云变幻和风土人情。活画出汪二祥这个可与阿Q、陈奂生相媲美的当代农民的典型。他的善良与狡诘,痴憨与精明,软弱与倔强,多舛命运和不屈向往,悲惨生活遭遇和快乐人生哲学相融的国民性本质,是当代农民的真实本质。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倦挣扎,水乳般融合进时代历史的洪流,在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留下他一行独特的脚印。二祥与他的兄弟、乡邻们一起度过的人生,恰恰是中国农民半个世纪艰难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善良人的困苦和辛酸,勤劳人的欢乐和喜悦,正直人的怨恨和忧患,忠厚人的企盼和愿望,乡村人的自私和软弱,渗透其中。其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不依赖于离奇的事件和人物思想概念的张扬,而蕴含于老百姓的日子和命运之中,让人慢慢品评回味。二祥对女性本能的渴望追求,与四个女人蕴集起来的情感波折,构成了这个奇特人物的奇异婚姻,对食色性这个亘古不变的人生命题的阐释,有了深遂的新意。尤为可贵的是作品以老百姓过日子的程式,自然而又详尽地描绘了江南地域的吴文化,与已往乡土小说不同的是,这里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不纯粹以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文化,而是乡人们过日子的方式,作品让江南山青水秀的柔美和悠久文化的韵律流溢于字里行间。是一部思想与艺术颇完美地统一的现实主义佳作。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


故事梗概


    一、东边牛来了,西边马来了。


二祥爹汪涵虚为姘头沈小凤倒在了牌桌上,债主们踏破了汪家的门槛,汪家的家业像水一样在汪涵虚的病床前流走。大吉和三姆妈决定让二祥提前结婚,给汪涵虚“冲喜”,二祥自己却全然不知。让不让他做男人,什么时间让他做男人,提不提前让他做男人,都不是二祥可决定的。二祥娘是汪涵虚的二太太,娘生下他,没能喂他一口奶就撒手走了。三姆妈毕竟不是亲娘,自小没人逼他上学,也没人逼他做活,更没人教他谋生的本事。二祥想不到,这自由自在要害他一生。

家败如山倒。教书先生大吉和三姆妈,早在暗中用心谋划自己往后的日子,二祥却依然天天站在张兆帮和韩秋月两口子身后看他们搓麻将。二祥天天站这位置是渴望韩秋月伸过手来拧他的大腿,韩秋月温柔的小手叫他浑身舒坦。二祥没盼到韩秋月的手,却看到许茂荣的手伸进了韩秋月的旗袍里,二祥反为他俩担心,用身体为他们遮挡。

汪涵虚临死才想起当爹的责任,偷偷给了沈小凤一张银票,拜托沈小凤照顾二祥和云梦;又瞒着大吉和三姆妈把10亩祖传塘田卖给了张兆庚,补贴云梦的财礼。缺心眼儿的二祥却让哥哥大吉知道了这一切。

二祥要做新郎倌,喜得两排牙齿总是露在外面风凉着。洞房花烛夜云梦却不让二祥近身,二祥使尽浑身解数,没能搞清云梦究竟穿了几条裤子。云梦怕生孩子,她亲眼目睹小姨难产而死。汪涵虚临死带给云梦的恐惧,促成二祥与云梦做了真正的夫妻。

沈小凤送来的汪涵虚的遗嘱是分家的方案。兄弟们连同他们的亲眷立时把悲痛抛开,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二祥分家吃了亏,解放后土改却得了便宜,他被评上了贫农,大吉和三姆妈分家占了便宜,土改都被评为富裕中农。更让三姆妈心痛的是她用尽心机为亲生儿子三富四贵积攒下的一大笔金圆券一夜间成了废纸,心痛还不敢哭出声。

二祥的高兴没能维持几天,他丈人乔德元和云梦都被划成地主,靠山一倒,二祥没本事养活老婆和儿子。二祥先是给春林丢脸,把土改分给他的田又仍旧卖给了张兆庚。接着逼云梦到上海做奶娘。云梦舍不得扔下儿子正中,但她没有其它挣钱的能耐。

云梦到了上海,高镇的邮差每月都来找二祥,让他在一张单子上按手印,每按一次手印就付给二祥10元钱。二祥恨不能天天有这样的手印按。正中会跑了,高镇的邮差突然不再来找二祥。二祥赖他们克扣汇款,村上人都笑二祥,有的说云梦被人强占了;有的说云梦变了心;有的说云梦被人害了。二祥搭便船赶到上海。云梦果真跟了东家老板。二祥跟他闹,斗智斗勇要到了一笔钱,大吃了一顿饭,还报复也给那老板戴了绿帽子。二祥忘乎所以在火车站睡过了头,醒来车错过了,车票和钱都被人偷光。二祥痛苦地回到家,正中已烧得不省人事。二祥眼睁睁看着正中死去。二祥在正中的坟旁被锣鼓声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唤醒,他踏着歌声离开了家乡。


二、村前雨蓬松,村后日头红。


二祥丢了一截中指,带着一枚三等功奖章回到家乡,家乡实行了集体化。村上的男女老少围着看他的断指和奖章,他告诉大家要是断食指就好了,断食指能评上三等残废,每月可以从政府那里领残废金。老人说二祥出了国见了世面出息了。二祥出息了,也添了两个毛病,开口总要说“当前”,每句话都要拽上个“妈勒个牝”;另一个是肚皮比过去更大了。一家一天,二祥就把大吉、三富、四贵吃急了眼。

韩秋月老公张兆帮盗墓被抓进了监狱。二祥瞅上了韩秋月,韩秋月却看不上他。

二祥全年的口粮半年就吃光,寅吃卯粮,有借难还,连兄弟都不愿借给他粮食。在四贵的启发挑唆下,二祥想到了要与大吉算账。他去当兵那年,大吉收了他的麦子,一直占用他的田和房。二祥顶着烈日到学校找大吉算账,大吉和韩秋月正赤条条在疯狂地做爱。二茬子光棍二祥被引诱得浑身着火,恳求韩秋月“也给我来来吧”。韩秋月的叽笑,让二祥找不着东南西北。二祥捏着大吉的把柄,从麦子算到地租房租,把自己算成了一个富人。大吉则以统购统销和帮二祥看房管地为由,把二祥又算成穷光蛋。二祥把大吉的丑事诉了大嫂菊芬。菊芬反要二祥家丑不可外扬,怕坏了名誉大吉做不成老师。菊芬劝大吉给二祥一些粮食,大吉反诬菊芬想养叔叔,菊芬跳河寻死,二祥救了嫂子。

二祥走投无路中意外发现老爹给他留下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他要把房顶上的白铁皮换下来制成铁桶、洗衣盆、簸箕卖。二祥劳心费神找了买主,雇了工,供了饭,结果换下的白铁皮是一堆烂铁,二祥欲哭无泪。公社食堂的大锅饭救了二祥。稻子丰收,白米多得吃不了喂猪。温饱思淫欲,二祥忍受不了光棍的煎熬,狂热地追韩秋月,韩秋月让他吃了闭门羹。二祥一气之下上了县里的水库工地,与他搭档拉车的姑娘叫赵月兰。赵月兰家是地主,28岁还没嫁人,队上那个干部老打她的主意。二祥处处保护赵月兰。两颗心终于跳荡起来,两人约定春节回去结婚。赵月兰被干部强奸,含恨上吊自尽。二祥毁了那个干部的脸面,送进了公安局。二祥糊里糊涂出狱,外面的世间比里面还惨。村上的人都饿得扛不动自己的脑袋,过年一人分到八两米粉,全村人没一个有力气到粮管所拿回米粉。大吉是教师,每天有六两米供应,他不顾妻子女儿,独自一人躲在学校里过日子。小女儿楚楚一边喊着要吃白粥,一边死去。大吉叫二祥帮他埋楚楚,二祥让大吉自己去埋。大吉埋完楚楚,提着米袋子回了家。二祥忍无可忍,去偷邻村的油菜,几乎被人打死。生命垂危之际,公社办起了健康食堂。二祥领着盈盈和侄儿跃进,还有林春娣、清早进了一级食堂。三姆妈被抬进了三级食堂。

       

三、众生一思考,菩萨哈哈笑。


二祥从健康食堂回家,看到四贵的老婆菜花躺条桌上只顾啃牛骨头,把自己的身子交给许茂法糟蹋。四贵跑江西盲流去了,二祥拿不准这事要不要管。二祥去三级食堂探望三姆妈。医生说她两个月前就死了。二祥很难过,她毕竟也是妈,死都没送她。

收稻前四贵瘪三一样回到村里。二祥答应菜花不跟四贵说那事。四贵变得沉默寡言。二祥不想让四贵为这事丢脸,赶在四贵报复前偷偷锯了许茂法的粪缸板。清晨,许茂法一头栽进粪缸里,二祥拉着四贵把这一幕看了个清清楚楚。

春风再绿江南岸,身体强健起来的二祥再一次被燃烧的情欲煎熬。他再一次追韩秋月,韩秋月却躲着他。许茂法趁二祥给韩秋月挑水时,故意用竹竿把他绊倒,还当众说他就是要日汪家的女人。二祥很让乡邻们失望,他没能拿出打美国鬼子、打水库工地干部那份英勇,高举的竹杆没能落到许茂法身上。

二祥追韩秋月没能得手,林春娣却给许茂法送上门,二祥非常嫉妒。三个儿女都不体谅林春娣的苦衷,为了养活他们她借了许茂法的钱。林春娣的痛苦委屈只能到张兆庚的坟上哭诉,哭完再含着眼泪去给许茂法睡。二祥做梦也想不到,春林用一百块钱,一百斤粮票给他找了个漂亮老婆丁腊芳。二祥和丁腊芳如胶似漆,但粮食比睡觉更重要。二祥要迁丁腊芳的户口,但丁腊芳老家有三个孩子,还有个病婆婆。二祥怎能养活这一大家人?丁腊芳悄悄地走了。二祥发疯一样找丁腊芳,丁腊走得无影无踪。二祥盼望了八个月,终于盼回了丁腊芳,遗憾的是,跟丁腊芳一起来的还有她的新丈夫,他们是来还钱和粮票的。二祥发誓要赚钱,没等二祥自留地上的甘蔗收获,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破四旧”,张光宗指引曹德刚毁了二祥的六柱雕花床。张光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红卫兵要拿他伯母韩秋月和他娘林春娣游街,她们是败坏村风的牛鬼蛇神。林春娣吊死在自己的房门上。二祥在高镇看到云梦也戴着高帽子在游街。她男人死了,养子把她扫地出门。二祥也造反了,他穿上志愿军棉衣,佩戴上三等功奖章,扛起独立大队的旗帜。主意是四贵出的,为什么别人复员当干部当工人他却当农民。二祥不知自己的反该找谁造,文革办的女红卫兵叫他给县委写大字报。二祥说写大字报没屁用,女红卫兵要揪他当反革命打,二祥吓掉了魂。反没造成,倒是在县招待所吃了顿白食。村里斗争春林,红卫兵司令点名要二祥揭发,不然扣工分。二祥批判春林说错了话,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二祥不再出门造反,闷在家里想云梦。见到云梦,云梦已奄奄一息。云梦死了。二祥按她的遗愿,把她和正中埋在了一起。

闹到秋后,最倒霉的是二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反欠队里五十多块钱,只领到一个购粮本,要自己弄钱去买粮吃。二祥求韩秋月教他做豆芽生意,刚刚赚了几个小钱,大门被撬,生豆芽的缸被砸,大门上贴了一条标语:坚决割掉资本主义的小尾巴!

      

四、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盏灯。


村里又要分田,二祥两次卖掉的祖传塘田,又分给了他。二祥觉着世上的一切都是圆的,转来转去,仍旧要回到原来的地方,人也是这样。

老天终于给了二祥吃不完的粮食,他要做“羹饭”祭祖宗和云梦、正中。他算不清究竟有多少个祖宗,碗筷放少了,怕祖宗生气找他麻烦;碗筷放多了,怕家里死人减人口。韩秋月让他摆“自助餐”,让祖宗们随意。二祥觉得韩秋月做啥都比他有主意。除夕夜,二祥祭了云梦、正中,喝了酒,还在自己的场上画了避邪的弓箭,也帮韩秋月画了弓箭。他去告诉韩秋月时,粗心的二祥没发觉韩秋月浸泡在孤独的寂寞中。如果他意识到了这些,给她一些安慰,韩秋月或许会留他一起共度良霄。

尽管大吉反对,盈盈还是嫁给了张光宗。光宗做了村书记,办起了两个工厂,但是光宗没让二祥进厂看大门。韩秋月和村里许多人的土地被规划征用,一亩一万块钱,没了地可以办执照做生意开工厂。人人都在发财,家家盖起了小洋楼,受苦的只有二祥,他还在靠种田混日子。春林搞了一个花圃,让二祥到他那里帮工,做一天给10块钱。二祥的嘴又嘻开了。许茂法在高镇开了肉店,还娶了年轻漂亮的侯桂枝。四贵一直没能丢开许茂法让他戴绿帽子的耻辱。四贵原本只是想报复,侯桂枝却动了真情。四贵想让二祥接替他,二祥对韩秋月仍痴心不变。事情终于败露,四贵挨了一刀,侯桂枝遍体鳞伤。侯桂枝怀了四贵的孩子,许茂法却要侯桂枝生,说孩子是他的。

二祥看着春林一把一把地赚钱,每天仍只给他10块钱,赌气离开了春林的花圃。二祥自己搞起了君子兰苗圃,赚钱心切,肥大水大,君子兰苗全部烂根枯黄。二祥最绝望的时候,跃进以转让一张一百多万元的工程合同为条件,让光宗安排二祥到他厂里看大门。光宗不想办家族厂,二祥看不惯光宗的脸色,他离开工厂进了敬老院。

二祥进了敬老院才明白,原先想象的吃饱饭不做活的神仙日子并不痛快。住在镇里,满街是想要的东西,兜里却没有钱,非常不快活。二祥又一次穿上志愿军棉衣,戴上三等功奖章,利用肖玉贞和行舟的关系直接找了镇长,要求离开敬老院摆烟摊自食其力。县官不如现管,尽管镇长当着二祥的面给所长打了电话,直到韩秋月指导着二祥给所长送了礼,所长才给二祥办了执照。

几十年的发财梦终于变为现实,二祥过上了幸福生活。韩秋月主动提出愿意跟二祥一起过。二祥没接受,他心里记着她的账。四贵、菊芬和春林一齐劝说,二祥动了心。

小店主一只眼跟二祥算是知己,经常批给二祥便宜的名烟,没想到烟是假的。所长带“打假队”冲进一只眼的小店,进去的人一个个竟空手而出,二祥纳闷。所长在“打假”会上宣布,虽没抄到假货,但已经有人揭发,有人卖过假烟,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二祥当着市局的领导坦白了过去卖假烟的错误。所长很生气,不仅要求二祥认错,还要他交待出进货渠道。二祥想保护一只眼,所长把二祥关押起来。二祥只好让一只眼来对证。二祥没证人证据,被一只眼和所长定为诬陷。二祥被大会批判,营业执照被吊销,二祥想到了死。

市里的“打假队”突然出现在一只眼的店里,但秘密行动还是有人提前泄漏给了所长。一只眼没供出所长这个后台,所长下台是因为受贿搞女人。侄女们乘兴给二祥做了60大寿,二祥和韩秋月的婚宴也办得隆重热闹。二祥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市里的“打假队”是光宗和行舟搬来的,新所长就是积极参与关押他逼供他的小伙子。新所长把摊贩照当作贺礼在喜宴上还给他,实际是当众羞辱他。

一场大雪,混浊的世界忽然变得一片圣洁。二祥和韩秋月看着眼前这个奇怪的圣洁世界,只能在心里祈祷:但愿明年会更好。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

人物介绍


汪二祥——汪家桥村民,参加过志愿军,汪涵虚的二儿子。人称当代阿Q,看起来比谁都傻,其实他最聪明;三次结婚一次恋爱,一辈子基本打光棍;命运多难,但他笑在最后。

人物形象:



韩秋月——张兆帮的妻子,后为二祥的第三个妻子。一世八面玲珑,终生困惑缠身,少时人见人爱,老来方悟真谛。

人物形象:



乔云梦——二祥的第一个妻子。荷花样娇美单纯,偏连遭暴风骤雨;高贵典雅的小姐胚子,贫贱卑微的丫头命运。

人物形象:



丁腊芳——二祥的第二个妻子。心地善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图荣华富贵,只求老小糊口。

赵月兰——二祥的未婚妻。人比花贵,命比纸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汪大吉——二祥的哥哥,汪涵虚的大儿子。书生一介,迂腐一生,虚荣自负,遁入虚无。

菊芬——大吉的妻子。贤妻良母,忍辱负重,宽厚待人,不报无道。

汪三富——二祥的弟弟,汪涵虚的三儿子。

肖玉贞——三富的妻子。

汪四贵——二祥的小弟弟,汪涵虚的四儿子。

周菜花——四贵的妻子。

汪涵虚——二祥的父亲。

三姆妈——汪涵虚的三太太。

沈小凤——汪涵虚的姘头。

张春林——二祥的伙伴,汪家桥的社长、村长。

姚水娟——春林的妻子。

许茂荣——二祥的邻居。

许茂法——许茂荣的弟弟,屠夫。

张兆帮——二祥的邻居,韩秋月的第一个丈夫。

张兆庚——张兆帮的弟弟。

张瑞新——汪家桥的生产队长。

林春娣——张兆庚的妻子。

侯桂枝——许茂法的妻子。

顾庆生——绰号一只眼,高镇的小店主。

所长——高镇工商管理所所长。

  《乡谣》各个版本封面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


影视改编|当代阿Q的奇特人物《乡谣》台湾版封面,书名《日子》名人推荐

《乡谣》里的吴文化色彩,《兵谣》中的兵营色彩,我感觉非常真实,很可信。国荣用典型化方法塑造了几个让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古义宝、汪二祥,都是我们近几年来创作上的重要收获。塑造人物用了非常个性化的方式,显示了典型化塑造人物的生命力。作品在语言和生活气息方面,在人物细节的刻划画方面,生活的风趣方面,都给我们以新鲜厚重的感受,成为我们长篇小说创作重要收获的要素。

  ——作协副主席、作家陈建功


《乡谣》为我们的乡村书写提供了思想、感受和想象的新途径。《乡谣》中的主人公二祥,是文学画廊中一个奇特的形象。这个人令你把握不定,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他都是失败者,但是,整部小说读完,回头看,你发现他其实是个成功者。这个人物让人想起阿Q,现代文学以来的乡村书写实际上未能充分发展和扩充阿Q所蕴涵的复杂可能性,也就是说每一个后来的写作者本来都应该常常自问:阿Q现在怎样了?他在时间和和历史的激流中做何反应?我愿意相信,黄国荣曾经这样问过自己,结果他得以塑造出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和人性内容的人物。二祥是难以轻易分析、难以轻易归类的,当我们把他和阿Q对照时,我们能够感到他与阿Q的精神血缘,但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我们不得不用更复杂的尺度去看待他、体会他。

  ——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

 

   黄国荣同志的《乡谣》的独特,在于它那种不可拒绝的阅读诱惑,它的真实让人不知不觉便身陷其中动情动容。小说的原创性、鲜活真实的人物及弥漫字里行间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意蕴,是获得评论家和普通读者喜爱之所在,也是他的独特之标志。

  小说能留给历史的只有人物。黄国荣用八年时间“磨”他的作品,他对笔下人物的酝酿多达20年,可以说这些人物都是他从身边抓出来的。汪二祥“憨”与“精”多元性格的双重组合,写出了中国普通农民的人生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阿Q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像二祥在大庭广众面前用脚捡钱、跌跤捡烟、在上海讨钱又丢钱、许茂法与周菜花食与性的交换等等细节,没有平民的视角,没有与群众血肉相融,没有长期对老百姓深切的关注,作者是发现不了的。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少将王兆海

 

  《乡谣》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作者创作中的一个高度,塑造了一个当代文学农民形象中少见的普通农民形象。小说十分可贵的是通过二祥和他的乡亲与小村的描写,生动反映出解放前后五十年的农村发展史,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挫折与进步的积极思考。一方面是极为丰富的生活性。十分有趣的滋味感,一方面又是巨大的历史感、苍桑感,二者结合得很自然。二祥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农民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中国老百姓的一个缩影。在困苦中对生活的坚持和追求,并不完全是阿Q精神,其实是中国人可贵的生命顽强的人生态度。小说里没有一个坏人,但是充满生活矛盾和人生转折,这和许多描写苦难的小说经常设置一个或几个坏人也不一样,更历史唯物地反映了环境决定人品,环境造就人格的真实情况。

  ——中宣部文艺局研究员、评论家路侃

                                                      

  《乡谣》是一支唱给乡村农人的歌谣,它的曲调悠长而略带伤感。汪二祥的经历和他所过的日子,极有典型性,他不仅是江南农人的代表,也差不多是整个中国农民的代表。汪二祥的命运曲线,和几十年来许多中国农民的命运曲线基本是重合的。作者以他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深刻了解,写得从容自如,如同把一幅又一幅江南农村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在展现这些画面时,猛一看去是不动声色不动感情的,甚至是带了嘲弄的,其实仔细观察和体悟,能发现作者的眼里噙着泪水。只要想一想二祥第一任和第二任两个妻子的离去,都与他无力养活她们和孩子有关,就让人心酸。

    ——作家周大新


《乡谣》的阅读给人带来快感。二祥这个人物,他一出来就能看到他的形象。《乡谣》比很多被现在的文学界评论界评价很高的一些作家写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写得要好。他的作品在艰难和困苦之中,总是给你理想和希望,给你追求理想和希望的路径。他本人非常善良,他非常宽容,生活中给他很多不公正,他都能自我消化掉,还是以自己的善良之心去待人。在《乡谣》里,我觉得小说已进入幽默加思索的语言,越来越进入佳境,让人看得非常痛快,非常过瘾,这都是直觉。

  ——作家项小米

 

 

【往期文章】


影视|为什么总在非常脆弱的时候,怀念你

红男绿女,风月情浓

张爱玲以色传情之孔雀蓝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影视|三大女主情感大戏《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