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仿作的意义

(2007-03-19 19:59:33)
分类: 开诚相见

 

      青春仿作的意义

           ——读黄国荣的长篇新作《恋爱不等式》

                   

   国荣的长篇新作《恋爱不等式》(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版),拿到就读了,读时很抓人,读后很惊讶。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很时尚的人写的时尚作品,一个已不青春的人写的青春小说。如果说这本书的特点只在于一个并非青春的人写了青春的小说,或者很像市面上流行的那种青春小说,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显然,黄国荣的《恋爱不等式》不止如此。他的这部青春小说,仿真性的描写了时尚少女的情感纠葛,也带入了作者自己对于青春的爱恋和当下的生活的理解和辨析。因而,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黄国荣又给青春文学增添了一本新作,而还在于向人们表明,青春文学的写作不只属于年轻作者,已不年轻的实力作者也可介入进来,写出更见生活厚度和艺术力度的作品。我觉有象黄国荣这样的成熟作家介入青春文学的写作,也是一件好事。出自他们之手的作品,至少可以丰富青春文学这样一种品类的写法,同时让他们看到不是年轻人写的青春小说是怎样的风景和怎样的味道。

    在《恋爱不等式》里,作者涉及到的与当下都市青春少女有关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喜好与习惯,思维与语言,都是那样的时尚,那样的鲜活。象我们这把年纪的中年人,那种时尚化的生活都是在我们的经验之外的,我们可能只对其中某一部分有所了解,大部分是不了解,不熟悉的。但黄国荣在这部作品里,几乎把目前最时尚,最流行的一些文化生活现象都涉猎到了,尤其是青春男女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比如,听流行歌曲,侃聊足球,发短信息,说黄段子,网聊、网恋,“一夜情”等等,我觉得和青春文化相关的现象几乎都涉及到了,而且有些部分的细节描写,相当的鲜活和逼真,几乎达到了特写的程度。有些青年人乐此不疲而我们不不甚了了的部分,我看了就觉得很有认识作用。比如网聊和网恋,男女双方动心思又选字眼,相互较劲不已,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所采取的方式,以及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在对话,我觉得都让人如临其境,很长见识。我觉得,这些时尚文化的如许铺陈,构成了对当下生活的一个最真实的切入,作品让你感觉好看而有趣。

    这些部分是黄国荣对于青春生活的仿真性描写,还不是属于黄国荣的独有的特点所在。我觉得作品在渐次展开的两个女主人,菲菲和DD,尤其是菲菲与DD的相互比较,DD情感际遇方面的感受和无奈,有很多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性反省,这里边的一些思考与忧思,应该是属于作者黄国荣自己的。比如说,作品里写到现在的年轻人的恋爱的渠道,谈情说爱的方式等,比过去丰富了,也比过去现代了,甚至还比过去高科技了。但是,事实上是恋爱的过程好像更难了,成功率好像更低了。问题在那里呢?作品里其实通过女主人公的遭际已经有了不少探悉,对我们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恋爱现实进行了审视和反省。作品里写到DD和先后建立了恋爱关系的几个男人,尤其是“沙尘暴”和“英语王子”,他们作为白领精英,有才又有貌,初一接触,都让人眼睛一亮,甚至不能不动心。但深入接触之后,就会发现他们都及其自我,甚至自恋,通常不太会去为他人着想,更不太会松动个人的立场。因而他们在与情感相关的问题上,都在拈轻怕重,瞻前顾后,锱铢必较,也因此,他们常常在约会中以失约的方式逃避,从而导致了一次次爱恋的无疾而终。在DD两次失恋的背后,是“沙尘暴”和“英语王子”相继失约,而失约又是他们的状态失常的表现,背后实际上又反映了某些青年人在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上的失信。失信、失常,失约,失恋,就这样逻辑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了恋爱现实中的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危机。这样的一些背后因素的进而显露,构成了对整个恋爱目前现状的反省和反思,这是我感觉他这个作品跟一般作品显著不同的地方。

    作品里还有一些意思让我很惊讶也很好奇,就是作者通过菲菲的DD这两个女性,尤其是DD的种种遭际,表现出了从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的立场对于男性的一些强烈批判。里头写到的几位青年男性,除了“沙尘暴”和“英语王子”稍好一些以外,其他男性几乎都属于平均水平线以下的不入流者,甚至是下三烂。在那样一个环境里,DD想要的找不着,不想要的又贴上来甩都甩不开。而算是白领男性里的翘楚的“沙尘暴”和“英语王子”,也是没有任何先兆就失约了或失踪了,几乎没有应有的责任感。作品最后,她还抱了一种侥幸心理,在网上等待“英语王子”的来信,前途未卜,忐忑不安。这里即表现了良善女性的DD的无奈,也表现了油滑男性的“英语王子”的无常。总之,通过DD这样一个比较正统的女性的眼光和感触来看,当下社会的一些进入恋爱程序的男人们确实让人难以捉摸,难以信赖。通过这样一种感受和情绪,作品实际上从女性的角度对当下社会和青年男性进行了深入反思,或者包含了某些批判。这种蕴藏在作品里的从女性角度对社会的看法和评判,可能是这个作品又明显不同于一般青年作者所写作品的内蕴之所在。

    《恋爱不等式》这个书名,一开始我没有怎么注意。看完书再看书名,觉得很有意味。现在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黄国荣自己的特点。“恋爱不等式”,画龙点睛性的把书的内容全概括和描述了,而且这里也包含了他对现状的一种评判,背后还暗含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是一个青年作者写的作品,一定不会取这样一个郑重其事的书名。因此,这个书名也是黄国荣特点的一个构成部分。我觉得,黄国荣并没有白忙活,这本书有他的意义,尤其对那些青春文学爱好者来说,看多了那些没有什么人生含量的小说,再来看看黄国荣这样的作品,或者会得到另外的生活认知,受到别样的人生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