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天一阁后感

(2006-10-23 18:16:12)

游天一阁后有感    

周统建

宁波的天一阁建于明代,现在有了四百余年的历史,因为它藏书数量多,质量高,时间久远,而享誉全国,被称为读书人与藏书人的圣地。我有幸在这个星期利用出席朋友婚礼的机会到天一阁进行了参观游览。时间虽不长,却有很多的感触,也有不少的收获。我在回来的途中,因为有了天一阁人的相伴,我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种充实,没有了来时旅途的艰苦与难熬。

沧海桑田,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充满神奇。就在上百年以前,天一阁还是几乎不对人开放,不知有多少名人因为好书而想登天一阁,却不得其门而入,还有的人去了好多次才有了登门一观的机会。黄宗溪是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的大家,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名气与影响的原因吧。就是因为这个第一次,黄宗溪登门这一天成为天一阁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我看了一个资料,在1949年以前,到过天一阁的名人也是屈指可数。

纭绣姑娘是一位如花似玉而且知书达礼的姑娘,也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也是一个天一阁的粉丝。在那个时代,她这样的女孩子,是绝对没有机会进入天一阁的。她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委托她当叔父的太守做媒把自己许配给了范家的二公子。可是,嫁过去以后,当她提出想登阁看书的要求时,竟然也被拒绝了。纭绣姑娘心里的失落感是可想而知,最后,郁郁而死。

在天一阁,我听到了很多类似的感人的故事。比如,范钦把财产一分为二,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所有的藏书的故事;还如,范冲制定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规定的故事等等。还如,范钦与他侄子范大争相较劲的故事。还有,韦家翻版引进天一阁的故事。还有小偷偷书竟好长时间不得知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有范家人的执守的悲壮,也有外人对天一阁的执着与垂涎。这些故事,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无奈。

就在前几天,我正好游玩了扬州个园,何园。这也是由有钱的个人建成的私家园子。应该说这两个园子也各有特色,充满文化,充满智慧。但总的来讲,园子的主人还主要是为了享受。怎么舒服,怎么设计。而天一阁不同,它保存的是一份物质,更是一份精神财产。我参观这三个园子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读书人不容易,藏书人更不容易,象天一阁这样藏书十几代而得以保存就更是难上加难。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余秋雨也是宁波人。他曾经写过一篇“风雨天一阁”文章。回来后,我怀着对大家的憧憬,找出来认真读了一遍。文章很长,把天一阁的有名的典故都写了一遍,有些味道。但是,却也有似曾读过的味道。我找来从天一阁拿来的材料,对了一下,很多竟然是整段整段一样。我不知道,是余秋雨引用,还是天一阁引用。这样大段大段的原文照搬,我觉得总有一个人是不合适的了。

自由徜徉在天一阁这个读书人的圣殿,听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看着那些精心设计的设备和装饰,想着我们现在可以任意自由地阅读,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读书的宝贵的机会。现在的人买书,读书,藏书都早已换成了另一种状态。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去宁波看看天一阁,听一听天一阁的故事,你一定会对古人藏书,读书有更深的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