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荣华光杂谈 |
分类: 生命 |
甲骨文的“华”字,是一株繁花盛开的树,金文和小篆的“华”,仍然是开花的树。字的上部花叶茂盛,下部则是茎干枝条。《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这些诗句中的“华”字,都是“树上之花”的意思。在后来的演变中,“华”指一切光彩夺目的事物。
先民们称树上开的花为“华”,而称地上植物开的花为“荣”。金文的“荣”字,是两株交相开放的花草,字的上部是六个扩散的小点,表示鲜花竞放,光艳照人,字的下部则是草本植物交叉的枝条。
小篆的“荣”字已从金文的象形字演变成了会意兼形声字,上半部是两个“火”字,表示火一样的光彩,下半部是“木”字,中间的盖头则是萦绕和覆盖的符号。
在现代汉语中,“荣华”一般和“富贵”结合使用,指显赫的身世、地位、名声,丰富的物质享受和受人敬仰等。
从草木的“荣华”到人类社会的“荣华富贵”,犹如原像与镜像。先民的智慧正在于此:一切朴素的真理都是对宇宙万象的洞察和诠释。
“荣华”,草木盛开的花;火一样的光彩,鲜艳夺目;显赫的身世、地位、名声。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荣华”的原义和引申义能够关联。既然具有火一样的光彩,为什么“显赫的身世、地位、名声”的自然对应物不是“火”而是“花”?
你看,就像中间隔着一面镜子,一边是事物的原貌,一边是人类对之的诠释,几乎所有的汉字都是一面镜子,镜子的一边是原生事物,镜子里反射的则是人类诠释。如“荣华”,它在自然的层面是草木的花朵,在人类社会的层面,它象征显赫的身世、地位、名声等。再比如“老”字,在甲骨文、金文里,它看起来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手拄拐杖的样子,人类对之的诠释是:很长的岁月、衰弱、陈旧等。
那么人类的诠释系统又是怎么构成的?正如上面所说的,“荣华”的原生事物为什么不是“火”而会是“花”?
“火”,它的性质是光和热,能够产生的交互作用是照亮和温暖;“花”,它的性质是鲜艳、夺目,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是愉悦、吸引。就此来看,“花”的性质与人类社会的“荣华”含义――显赫的身世、地位、名声等更接近。
一个人的荣华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好的,但对旁人,几乎没什么用。花也具有类似的私性特征,它的鲜艳和夺目不具备光和热一样的可被传递性。
“火”的光和热会自然地传递给任何靠近它们的人,而“花”的光彩至多映衬靠近它们的人,或者让靠近它们的人失辉。
所以倘若我也是最先参与构造我们的语言诠释系统的一员,我也会坚持,“荣华”决不可能是“火”,只能是“花”。
http://photo6.hexun.com/p/2007/0626/107480/b_936689DB51795951286078DA7D17AFEA.jpg
segundos de oscuridad de Jorge Drex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