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自由隐秘寂静 |
分类: 生命 |
有两次下班之后,在饭馆吃饭,雨越下越大,夹杂轰隆的雷鸣,很多人被堵住,马路也成河流,等了一个多小时见雨没变小,只好冒雨淌水回家。
还有一次是从公园回来,路上下去了倾盆大雨,我包里有伞,但我没有撑,心想着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加快速度骑着自行车,淋了个彻底的落汤鸡。
这两天的北京是柔和的如梅雨季节的阴雨。但北京的阴雨与南方的阴雨又不同,南方的阴雨更为缠绵,下一整天不停歇,像一个唠叨的女人,北京的雨则没那么有耐性,往往是凌晨5、6点下,7、8点就停了。
有好几个凌晨,我被窗外的雨水惊醒,惊奇一下,又安心入睡,我知道早上出门的时候,雨一定是停的。北京的雨似乎喜欢偷偷作业,或者在人类入睡的时候,它能更投入、更尽情地从天空落下来?
我也喜欢雨水的隐秘行动。以最不惊动人的方式,做成最惊动人的事情,这是我喜欢的。
况且在夜晚,是雨水最不受干扰的时候,因为地球最大的干扰因素――人类,变得安静。我也喜欢夜晚,不是因为在夜晚可以就床,可以做梦,而是因为在夜晚,我认识的人们,我不认识的人们,与我的关联降到了最弱。
有人很操心我吗?我宁愿不要;有人经常梦见我吗?我宁愿不要。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也无需直接言语,这个人的操心和做梦仍然会波动到那个被操心和梦到的人。
我喜欢自由自在,了无牵挂,而人类的占有欲如此之强。
这几天我觉察到了我非常熟悉的一种感觉:嫉妒。嫉妒,这是我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那时为了喜爱我的老师同时对另外的女生好,或因为另外一个女生得宠,受尽了情感和思想折磨。我是如此感到重要,觉得老师们都应该喜欢我,对我好。
这几天的嫉妒也是如此。有一个人与我很亲近,对我很好,有一天有人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个对我好的人对另一个女孩子也很好。于是我的妒火慢慢地燃烧起来。
幸好我还有另外一只作为参考的眼睛。今天在白杨树下行走时我问自己:为什么人不能像观看别人一样观看自己?大多数人类只有两个参考点:一个是情感,一个是理性。如果情感和理性都靠不住呢,人类的第三个参考点是什么?
我正尝试建立起我的第三个参考点,这不是情感,不是理性,也不是两者的结合。
这第三个参考点,是没有自我重要感的清明。
一个人对我好,与一个人对我不好,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对我来说都一样。一样的意思,不是说产生的结果一致,而是我心境的一致,他对我好,我很开心,他对我不好,我也一样开心,我的开心是我生命本身的活力,而不是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项成果的作用。
如果我随着周围人们、周围世界的变化大喜大悲,那只能说明我还太脆弱,太容易被动摇。
这些领悟是肉身的领悟,肉身领悟的意思是,不需要思想的交战,不需要理性和情感的对峙、争吵,就知道了该怎么做,同时也那样在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