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年苏桥苏姓源流

(2009-10-22 15:30:21)
标签:

苏轼后裔

苏峤

万年苏桥

文化

分类: 地域文化

先说明,我并未到档案局查看这部《苏氏家谱》,我是对网上两位作家的表述考证。

《万年网》有2007年请省内外作家来县参加笔会采风写作的散文游记,其中有二篇与苏桥苏姓家世有关。一篇是梅洁的《走笔万年》,一篇是刘华的《用村庄的记忆拼贴万年》

http://www.china-wannian.gov.cn/shgc/ArticleShow.asp?ArticleID=2337梅洁文章牵涉苏氏源流文字很多:

“在20075月的‘万年笔会’上,我发现安排详实细微的踏访景地中有‘苏峤故里’,冒号后边的文字是:‘苏峤为苏东坡长子苏迈之孙,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迁此……’我顿时眼晴一亮,苏东坡苏迈苏符--苏峤苏氏后裔!”

“苏家村现在有450人,在不远处的上坊乡奎田村还有200余人,全是苏东坡—-苏迈――苏符――苏峤这一支脉的,他们说苏峤是万年苏姓的发脉公。老人还告诉我,在县档案馆有他们的家谱。
    
苏家村人告诉我,当年苏东坡多次被贬,迁连几代人,北宋元丰年间,苏迈携长子苏符及众家人来到偏僻的苏塘铺安家落户(我在一些研究苏轼的文字里,曾看到苏迈、苏符后来也都曾官至中央部级领导)。诞生在万年河边苏家村的苏峤,成人后决定远离功名官场而从商,奔腾的万年河阻挡着通往外界的路,成人后的苏峤曾在河上架起了三座桥,苏桥由此而来。”

 “我查了下宋史,苏氏家人来到万年河边时,苏东坡正被流放湖北黄州。苏家人在江西万年的深山老林定居18年或15年后,即公元1100年一月,宋哲宗崩(神宗、哲宗年代,苏东坡一直处在宦海沉浮之中),宋徽宗立。五月,朝廷下令大赦,那时已被流放海南儋州的苏东坡获释,从此,一代文豪终于结束了多年来的流放生涯。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已摧毁了一代大师的健康,第二年,即1101苏东坡在江苏常州病逝,享年64岁。
    
苏玉为好像在几次犹豫之后,递给了我他亲笔写就的关于江西万年苏氏家族的来历:苏东坡长子苏迈是与其结发之妻王弗所生,王弗26岁时不幸去世,留下6岁的苏迈。苏东坡另外两子苏迨、苏过是苏东坡在王弗去世四年后与王润之结为夫妻后所生。苏符是苏迈长子,苏峤又是苏符长子,所以,万年县苏家村人和奎田村人以及其余四个村子的苏姓人绝对是苏东坡直系血脉后裔。”

http://www.china-wannian.gov.cn/shgc/ArticleShow.asp?ArticleID=2335刘华文章说:

“他们是苏东坡的后裔,苏东坡是他们的前生。据说,此地苏氏系苏轼长子苏迈一脉,宋元丰年间苏迈在相邻的德兴县任县尉,后来,其孙苏峤在经商途中从此经过,见这里山环水绕,映带分明,地脉钟灵,大有旺气,毅然择址开基于此,并在村边的万年河上建了一座石桥。
     
当年的苏家桥只剩下两岸的码头。躺在河边的几块长条青石大约就是铺桥的石板。对岸的码头注定连接着苏家的来路。尽管,苏峤是因为受到一再遭贬谪的曾祖父牵连而弃仕经商的,我依然相信,那座石桥肯定也承载过诗歌的重量。”

=================================================================

概括上引二文所述:

1.         万年苏桥苏姓之源流是:苏轼—-苏迈――苏符――苏峤,苏峤是长房长子长孙;

2.         苏姓来万年的时间是元丰(1078——1085)年间,苏迈携长子苏符及众家人来到偏僻的苏塘铺安家落户。

3.         苏峤是发脉公,苏峤诞生在苏家村,成人后决定远离功名官场而从商;或苏峤因为受到一再遭贬谪的苏轼牵连而弃仕经商

 

因最近读了较多苏轼传记,并特意查了http://www.msxh.com/dongpowenhua/sszp/mssssx.htm东坡文化”网等有关资料,特摘出与资料相悖有疑问之处,试加辨析:

1. 东坡文化”网之《苏轼世系表》如下:

万年苏桥苏姓源流

(此表有二个问题:⑴公历年份而用农历月份日期;⑵苏迨生年肯定错了,不可能做二哥的比三弟苏过还小三岁)

其中苏峤当为苏轼三子苏过之长房长孙,即:苏轼——苏过——苏籥——苏峤。

由于苏过和苏符资料均较齐全,此谱系较可信。

2. 苏迈元丰二年末随苏轼往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六月间到德兴任德兴尉,元丰七年、八年间,苏迈携家来万年落户似无可能。苏迈后在父亲在世时曾任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罢官后居颖昌。

德兴到万年苏桥虽直线距离不长,但交通却很不方便,水路要从乐安江转信江进支流万年河上溯。

苏符为苏迈次子,生于元祐元年(1086年),高宗时官至权礼部尚书,1056年殁于四川。

3. 苏过在苏轼逝世后闲居、任官于北方,1123年殁,其孙苏峤、苏岘出生于北方。绍兴九年(1139苏符使金,携陷金之苏过孙苏峤、苏岘归宋。

苏峤、苏岘为苏轼后裔同辈中最显者。南渡后“兄弟一时驰名”,考虑到宋高宗、宋孝宗对苏轼诗文书法的喜爱推崇,苏峤做官时不可能被苏轼牵连而政治上受到打击。宋孝宗赵昚为《苏轼集》作序,便是“书赐苏峤”的。

苏峤做地方官和朝官,均在江东、湖北、浙江一带,如晚年择居江东之饶州万年,也有可能。既然“苏峤是发脉公”,苏峤择居于此似更合情理。

 

 

附记:

今天遇到苏诚,他说上饶苏姓有二支,谱系不同,他们那支是苏轼之后。并说德兴也有苏姓,可能是苏迈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