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勃的错误:“南昌故郡”与“星分翼轸”

(2009-09-21 19:11:50)
标签:

王勃

滕王阁序

错误

翼轸

牛斗

分类: 古代文学

王勃之不朽华章《滕王阁序》,开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第一句“南昌故郡”,我过去读的中华书局1959年版影印本《古文观止》和63年人教版《古代散文选》均如此,现已多有人指出其非,也有教材改作“豫章故郡”了。

按王勃作序为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时南昌为洪州都督府治所,但此时曾设的南昌州、南昌县都裁撤了,有的是洪州(府)、洪州(州)和豫章县,洪州都督府大致相当今江西省之地(多今湖北之鄂州),而豫章自汉设郡,基本统辖今江西地。《旧唐书/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 地理三》:“洪州上都督府 隋豫章郡。武德五年,平林士弘,置洪州总管府,管洪、饶、抚、吉、虔、南平六州,分豫章置钟陵县。洪州领豫章、丰城、钟陵三县。八年,废孙州、南昌州、米州,以南昌、建昌、高安三县来属。省钟陵、南昌二县入豫章。贞观二年,加洪、饶、抚、吉、虔、袁、江、鄂等八州。显庆四年,督饶、鄂等州。洪州旧领县四,永淳二年,置新吴县。长安四年,置武宁县,又督洪、袁、吉、虔、抚五州。天宝元年,改为豫章郡。乾元元年,复为洪州。”

从上面记录看洪州都督府是曾督八州,显庆四年(659年)只督洪饶鄂三州,长安四年(704年)又督八州。在676年说洪州都督府是“豫章故郡”,相对隋是往小说了,相对汉就是往大说了。而“南昌郡”,史上并无此郡名,唐以后,南唐称“南昌府”,是行都;明清的“南昌府”,则降了级别,相当今之地级市了。

谁能预知这样的“身后事”呢?所以这个错误不可能是王勃犯的;换言之:王勃不可能写出“南昌故郡”,这句子显然是后人篡改。 

 

    再谈谈“星分翼轸”,这实实在在是王勃的错误了

这里先要介绍一下“分野”的概念:春秋战国开始,人们将天上星宿和地上州国对称,以便用天文星象占卜地上所主之国、州的吉凶。二十八宿当时分成十三个区域,分别与十三国及州(地)对应。

《晋书/天文志》所载较详,其中与本文有关的如下: 

斗、牵牛、须女,吴、越,扬州: 九江入斗一度   庐江入斗六度  豫章入斗十度    丹阳入斗十六度  会稽入牛一度    临淮入牛四度  广陵入牛八度    泗水入女一度  六安入女六度

 翼、轸,楚。荆州: 南阳入翼六度    南郡入翼十度  江夏入翼十二度     零陵入轸十一度  桂阳入轸六度    武陵入轸十度  长沙入轸十六度

    很明显,豫章分野为斗,或宽泛地说斗牛;翼轸是楚和荆州的分野,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王勃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大概有二种可能:

   (一)记错了,因为江西是吴头楚尾,历史上有时属吴(越)有时属楚,所以张冠李戴,把主楚的翼轸当作了豫章分野毕竟吴楚范围太广,杜甫《登岳阳楼》就说洞庭湖是“吴楚东南坼”吗。

   (二)有意为之。因为是写骈文,要形式美,为了漂亮,因词害义,因文害义,因声律害义(文学史上,这种例子不少,尤其在骈文和诗词等韵文写作中)。证据是:《滕王阁序》接下来的句子——“龙光射牛斗之墟”,就是引《晋书/张华传》典故: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据在豫章的鄱阳人雷焕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派雷焕寻找,果然在丰城(古属豫章郡)掘出龙泉、太阿二剑。

    看来,王勃是知道豫章在牛斗之间的,但正因为后面紧接着写到牛斗,重复就不美了,于是改成翼轸,含糊过去,对仗工整,后面又避免了重复。

    只是这“翼轸”,也就因此成了白璧之微瑕,让注书人头痛,让学生难解,让老师讲课要多啰嗦几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