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论 |
菲律宾政府宣布,菲律宾的一艘军舰2012年4月11日“在该国海域试图抓捕非法捕捞的中国渔民”时,与数艘中国海监船发生对峙。菲律宾政府称,当时有8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领域内的”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有124 海里。与中国海监船对峙的是菲律宾最大的一艘海军军舰,中菲均对事发海域宣称拥有主权。菲律宾外交部长紧急召见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随后发布声明,称黄岩岛是“菲律宾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强调菲律宾对该海域“拥有主权”。如今的形势是菲律宾军舰以“补给”为由撤离,但遗憾是未能收缴中国渔船的“非法所得”,中国的海监船和渔政船继续监控出事海域,同时,中国的8艘渔船都平安撤离黄岩岛海域,其中有一艘到西沙继续捕鱼。
究竟这次中国领土的维权行动究竟谁胜谁败,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能否抓住核心点就是问题的关键。尽管目前对峙依旧,但中国渔船已经全部撤离中国领土领海本身就是一种维权的失败,尽管有人会说,他们已经“鱼满舱满”,需要回家卸货,但问题就在于我们为什么就只有这么8条渔船在这个中国传统渔场作业,其他的数以千计的渔船都哪里去了!这8艘可以回家卸货,但问题是其他的渔船并没有上来继续捕鱼,反而让菲律宾觉得是自己赶走了中国渔船,也让中国渔民深知黄岩岛的恐怖而不敢进入作业,这本身都是中国执法力量欠缺的重要体现。要想让中国渔民有安全感,敢于常年在这一带活动就需要认可这一代的“中国属性”,而能赋予渔民安全感的只有政府和军队;如果做不到的话,中国渔船只能是敬而远之。尽管一个国家的渔船可以在维护主权问题上发挥一定作用,包括爱国的渔民上岛强拆违禁非法建筑,但这都是渔民的副业,更多的维权,尤其是维护主权则是政府和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让我们可爱的渔民流血再流泪。
宋忠平,第二炮兵退役教官、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