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阵风”战机缘何独享印度空军大单
(2012-02-04 16:37: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军事科技 |
2012年1月31日,法国和印度的官员说,法国公司达索已经赢得了一项价值110亿美元的合同,向印度空军提供126架新型战机。这是“阵风”战机首次向海外出口。这笔110亿美元的大单由此创下近期世界规模最大的防务合同。不过有关官员说,合同采用何种支付手段、技术转让和其他细节仍然在谈判中。法国总统府发表的公报说,法国在向印度出售战斗机的同时将对印方做出重要技术转让。
近年来,法国一直奋力向全世界推销“阵风”战机,在南美、在中东、在北非,推销可谓不遗余力,总统萨科奇甚至亲自上阵推销;2011年在空袭利比亚的行动中,“阵风”战机首次实战,颇显风光,为海外销售着实做了一番给力宣传。最初参与印度空军126架中型战机采购的竞标机型包括:俄罗斯米格-35、美国F-16IN、F-18、瑞典JAS-39“鹰狮”战机和欧洲“台风”战机,包括F-35也一度试图参与竞标,印度最后圈定“台风”和“阵风”战机“二选一”,最终“台风”战机败下阵来。
就在前段时间国内空军问题专家对“阵风”战机出口步履维艰做出解释之际,“阵风”战机突然独中印度空军的大单确实让萨科奇异常兴奋,毕竟总统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卖出去了。究竟是什么特性吸引了印度人的眼球,让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这款价格不菲的三代战机。
印度是俄罗斯武器的传统使用国,包括在役的米格-29、苏-30等都是俄罗斯的拳头产品。但俄罗斯武器的性能与西方武器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或许“审美疲劳”的印度人对俄罗斯武装装备也出现了类似的心态,换个装备试试也未尝不可。同时,与性能先进的美制战机相比,法国人为签单可谓不惜任何代价,这次代价或许就是两点,一是法国人满足印度采购的“压价”压力,不再按照每架战机接近一个亿美金的高昂价格销售;二是满足印度人的“技术转让”苛刻要求,这都是美国人不愿意妥协做的,毕竟美国人对技术转让还是比较保守的。既然法国人愿意做到这一点,印度人也就欣然接受。此外,与“台风”战机相比,“阵风”战机非多国合作产品,产品后续配套和技术转让需要协调工作相对简单,仅需要法国同意就行,也节省了印度人与多国扯皮的时间。
还有一点或许也很重要,那就是与米格-35、美国F-16IN、瑞典JAS-39“鹰狮”战机、“台风”战机等相比,“阵风”战机的M型是“航母舰载专用机”,这是其它战机不具备的显著特性,尽管新闻未报道签署协议的具体战机型号,但印度购买一定数量的“阵风”M型战机作为其国产航母的舰载机还是具备极大的可能性的,毕竟可以作为米格-29、苏-33等舰载机的有力补充。包括印度尽管说在建的“维克兰特”号是纯国货,实际上是个“混血儿”,因为它依靠的是法国设计的蓝图,搭载的是俄罗斯生产的苏-33、米格-29舰载机,采用的是两条滑跃起飞跑道,看似与需要采用“弹射器”才能起飞的“阵风”M型战机不搭界,但实际上印度也明白要想大幅度提升舰载机的作战能力,不能总是依靠滑跃起飞的俄制战机,购买“弹射器”自研新航母或改装已有航母还是军方计划中的事情,如此一来,“阵风”M战机自然会有其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