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网络版刊登了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称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3500~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陆地的1000倍。海底淤泥中稀土含量较高,且几乎不含有妨碍开采的放射性元素铀、钍,比较容易回收。研究结果中没有提及开采所需费用,认为“这不仅是对日本,对全世界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相信在茫茫大洋深处蕴藏了不仅仅是稀土资源,日本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如今高调公布这一新闻更多层面还是出于政治目的考量。
毕竟如今日本大加指责中国对稀土资源的限制,认为中国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的国家战略利益,这种受制于人的窘境让日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替代方式,包括这个从海底挖稀土的做法。当然日本此举希望做到一是让中国不再把稀土作为“宝”而限制出口;二是希望稀土继续按照“白菜价格”出口。作为中国而言,完全可以不考虑日本的这则新闻,依旧应该“我行我素”,并加大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让日本的忽悠自食其言,让日本去海底挖稀吧!
话又说回来,日本所公布的稀土蕴藏地点位于太平洋中部,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要求,这些资源是全人类共享的,如果日本挖了出来就需要无偿分配给其他国家共享,因此我们还是期待日本能挖完后给我们分配一些为好;另外,在大洋底部挖掘稀土的技术难度远远大于陆地,这个挖掘成本必然带高稀土的采集成本,这也会让稀土资源的价格不是变低了,更是更加昂贵,这一点我们也需要重视。
宋忠平(胡参谋长)/军事评论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