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客北京交通台谈冒险意识

(2011-04-20 20:17:33)
标签:

杂谈

      北京警方营救被困深山大学生的新闻再度成为热点。继复旦大学学生深山遇险之后,网络上关于大学生冒险的议论再次热起来。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和驴友们的探险行为?您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吗?您觉得相对于西方人而言,我们的探险行为和冒险精神是不是少了点?为什么?您觉得这样的探险和冒险有必要吗?

1、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和驴友们的被营救事件?【单选】

没做好充分准备

没有经验

营救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营救是相关部门分内的事,应该的

现行体制只能如此;缺乏社会救援体制,中国的救援机制绝大多数是以政府救援为主的机制;民政管地震、洪水;安监管生产;质量监督负责产品质量;卫生部管医疗;军队负责大规模救灾;武警负责小规模的救灾;而成立的三大的志愿者(共青团、社区和红十字会,以及地方志愿者)

近年来,为提高军队参加抢险救援能力,我军按计划有步骤地抓了抗洪抢险应急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空中紧急运输服务队、交通紧急抢险队、海上应急搜救队、应急机动通信保障队、医疗防疫救援队等八支队伍五万人规模的国家级应急力量建设,目前基本形成遂行任务能力,这些力量在历次重大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存在的问题:社会救援力量不具备(救援知识体系、救援产品体系、救援行为体系、救援金融体系),自救互救意识差,救援产品不具备。

志愿者体系不健全,如“香港民安救援队”:考察。装备齐全,志愿者为主

其他

2、您觉得这样的探险和冒险有必要吗? 【单选】

有必要,锻炼同学们的意志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但人的意志磨练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为什么大家希望能结队出行探险,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里面就是学习好、“安全第一”就行,一年一次的春游也就是哪里安全去哪里,无法实现锻炼学生意识的目的。

我们每年需要将大量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送到部队,送到救援的一线,这些之前的培养更需要常年的磨练,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很多部队的战士不适应,恐惧,不是身体不行,是心里恐惧。这都是问题。

国外教育强调动手的技能教育,其中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也是一个人需要锻炼和培养的。举例:一个留学生让母亲重洋电话解决电灯泡的问题。有控制的冒险是锻炼人意志的最佳办法。

没有必要,浪费社会资源          

不好说

3、您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吗?【单选】

不好说

可能是吧

我不是有冒险精神的人

我是有冒险精神的人

当然,就以我本人为例,在部队当老师很安稳,但我选择了离开;转业到地方可以当公务员,但我选择了放弃,到企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冒险,也就是放弃了自己营职干部的全部历史待遇,自己去闯一个新的天地,或许被淹死或者活下来了。幸运的是目前还活着。

我做了一些IT科技项目,也是在冒险。这些项目有的是制定标准,有的是创新的项目,由于新,由于是站在高处,项目实施周期比较长,甚至会有颗粒无收的巨大风险。军人的执着让我坚持下来,并且做成了,这就是冒险成功了。

举例:救援的项目,公益性、周期长、效益低,认知度少

4、做过哪些冒险的事?【多选】

蹦极

登山

登山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它本身就囊括了探险的概念在里面,我希望挑战自己,既然一山更比一山高,那么征服一座山就是一个成就(把山当成了项目)。我和战友在西岳华山跑上跑下。如果是一个熟悉的山,那就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如果是野山,那就需要自我掌握生存技能。我们在部队进行过野外生存训练,(指南针、军用地图、干粮、水、小工具)

高山滑雪

探险

其他

5、有人说:西方人的冒险精神比东方人强,你同意么?【单选】

同意

不同意

古代的中国人的探险精神绝不比国外人差,万户火箭;郑和下西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的周游四方;都是极大的探险。而且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探险的距离越远。探险本身是一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中国的探险精神逐渐淡化与教育体制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崇尚的是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全才,并不要求在某些专项上特长,这就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但恰恰是这些“专才”才会造就在某一领域的钻研和探险。我们的两弹一星都很熟悉,但这些研制人才的培养大多是依托于国外的教育体制,钱学森、邓稼先。我们提倡创新社会,其实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冒险。没有创新的行为和精神,是不能可能有创新的结果的。

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冒险精神进行打压,而是要正确的引导。比如探险,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联系。之后在组织探险活动。但总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回避不谈。

探险不仅仅能增加个人的综合技能,更能培养一个团队的互助意识,互相帮助,相互扶携。

不好说

6、您觉得相对于西方人而言,我们的探险行为和冒险精神是不是少了什么?

缺少理智

对自己能力没有较好的估计

应更变能力较差

为什么差就差在缺乏培训和必要的准备。中国人生来不差,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变差了,变得胆小了,教育就是这么教育的。

准备工作

其他

7、对于西方人而言,我们缺少冒险精神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对冒险精神的理解有偏差

对于冒险精神的经验太少

中国的文化环境缺少冒险精神

社会提倡的较少

中国人不保守,是社会环境让大家不得不保守了。四平八稳教育看的是好,升学率很高,分水很高,但却抹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不接触社会,不接触自然,不接触陌生的环境,人的应变能力不可能提高的。

社会如何引导好这个冒险,让大家都能从中学习到技能和知识。

一个人经历地震和火灾、海啸、泥石流算不算是冒险?这可是生命做赌注,是最大的冒险。那些知道如何自救互救的人经历各种风险活下来了,这就是冒险成功了。而那些平时不懂这些的人死掉了,怎么办,怪社会还是怪个人呢?这都值得深思。

我们培养的冒险意识不是单一的为了去登野山,踏野河,走野路,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不是为了玩,是为了能更好的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