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应拿出阅兵的豪迈走向战场
(2009-09-21 21:10:25)
					
											标签:
																				
                            军事 | 
					
其实这些来源于80后和90后的“新兵蛋子”用如此训练刻苦的行为对待阅兵实属难能可贵,但我真正希望的是他们能在未来的战场上依如阅兵的豪迈之情走向包括南海在内的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甚至肉搏。
阅兵当然不同于战场,每一个军人也许一生仅仅能参加一次国庆大阅兵,对于他们这就是一生的荣耀,在与以前的战友攀谈时他们无不为参加99年大阅兵为侃侃而谈,作为军旅资本和茶语谈资,也作为立功晋升的难得机会。本人无缘99年国庆大阅兵也是一种遗憾,毕竟少了晋升立功的机会。
但我更深知阅兵不同于战场,虽然苦,但是他是代表的是荣耀和光荣,甚至是军旅生涯的转折点,而且不具有战场的风险可言,不用怕丢掉生命。因此,无论什么规模的阅兵都是一次不足为道的训练而已,但如今把它当成重要的国家使命来对待不免有失偏颇,顾此失彼。我不期待在天安门看到他们的正步踢得多整齐,因为那是他们的基本素质要求不足以为荣;我不期待我们的武器装备在长安街滚动时多么的雄壮磅礴,因为他们还没有上膛仅仅是一种军事摆设。军人就应该敢于在战场展示自己,展示自己杀敌卫国保家的综合能力,因此我希望我们的中国军人必须具备将国庆阅兵的铮铮誓言和铁血作风完全移植到包括南沙等危机四伏的战场之中,让敌人被我们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征服,那时我相信全体国人都会齐呼“中国军人是最最可爱的人”,那时我们的长眠在烈士陵园的先辈们才会真正的安息。那时也才会让“拜金主义”冲昏了头脑的国人知道还有如此众多的烈士为之牺牲,知道我们的中国军人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军人的威信不需要他人的恩赐和国家政策的硬性规定,今天闾丘露薇撰文写道“烈士不被尊重,谁还为国家捐躯?”其实如今的烈士不被尊重局面完全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家的经济为先的政策导致拜金主义弥散中国国人。烈士已是昨日黄花;二是中国军人马放南山的现状让国人看不到该崇拜军人的地方,国人看到的更多是军车在大街上横冲直闯,肆无忌惮。这样如何让迷失了方向的国人去崇拜和尊重军人呢!军人的威信必须军人自己用实力打回来,不是靠国家和某个人的恩赐!如果国家看到的仅仅是阅兵的豪迈,那时间长了,军人的阳刚之气和昔日的军人魂魄将不复存在,那时“亮剑精神”也仅仅是一种昔日的传说而已。
我们希望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我们更要立足于战!阅兵仅仅是军人展示自己风采的一次训练而已,不要过于解读,意义不大。军人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还要看上了战场的军人的表现,究竟是一百分还是零分,只有战争能够公平的检验!练为战,练不为看,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希望中国军人永远保持一种可以让国人为之荣耀的豪迈之情!
(胡参谋长/“中华鹰才智库”军事评论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