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撞月看月球软着陆技术
(2009-03-03 11:33:38)
标签:
月球飞行器降落伞神舟飞船嫦娥军事 |
分类: 军事科技 |
从嫦娥撞月看月球软着陆技术
“嫦娥一号”探测器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多的探月活动,并实现了最终的归宿,投入了月球的怀抱,进行了中国人的首次月球硬着陆。那么中国人期待的月球软着陆,甚至我们的航天员登陆月球更多的都是基于软着陆技术,下面简单谈谈月球软着陆的技术特点。
软着陆是相对于硬着陆来说的。硬着陆就是飞行器在重力作用下不采取任何减速措施,说白了就是掉下来。这是一种破坏性的着陆方式,一般用在一次性的飞行器上,比如月球探测卫星,完成任务后就扔到月球上去,不用管了。软着陆就是在落地之前通过一定的手段减小垂直速度,使之以一个可以接受的速度落地,以保护飞行器和航天员。
但月球软着陆技术相比地球软着陆技术要复杂,主要就是因为月球没有厚厚的大气层作为缓冲。对于飞船来讲要想解决地球软着陆一般来讲,需要调整飞行器姿态,逐步开启降落伞(引导伞、主伞、副伞等)、飞行器着陆缓冲等主要阶段,在这里面降落伞是最主要和最核心的返回设备,其中最后一个缓冲火箭的作用并非最核心点,它仅仅随着高度传感器的感应工作几秒钟时间,如我们的神舟飞船就出现过反推火箭工作异常带的回收不适,但不影响返回的全过程。
但作为月球探测器的软着陆就完全不一样的,由于没有大气层的缓冲,所有降落伞全都无效,那流程就变成如下:飞行器调整工作姿态,飞行器着陆缓冲发动机工作两个主要阶段,这两点缺一不可,姿态不正确,将会导致缓冲无效;高度传感器失灵也将会导致缓冲无效。这一切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所谓姿态控制系统就是控制飞行器自身姿态的稳定和可控)和缓冲火箭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和更苛刻的要求,其技术难度要大于“神舟飞船”的返回控制系统。(胡参谋长)
胡参谋长2009年03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