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英法核潜艇相撞的相关问题

(2009-02-17 14:36:54)
标签:

军事

声纳技术

核潜艇

美国

分类: 军事科技

解读英法核潜艇相撞的相关问题

近日围绕英、法核潜艇在大西洋相撞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下面解读几个技术和军事常识问题。

1、为什么核潜艇会相撞?

核潜艇相撞并非是新鲜事情,在冷战时代,美苏的核潜艇经常玩此类猫捉老鼠的游戏,难免就有刮蹭事件出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潜艇本身包括声纳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已经大幅度提高,但依然免不了出现美国核潜艇触礁的事故发生。另外也偶有出现上浮的潜艇与水面舰艇碰撞的事故(注:潜艇通信技术至今依旧是一项技术难题而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切其实就说明了潜艇技术发展本身依然是一项难题,其中潜艇出航对地下海图的要求最高,航行范围越广,对海图依赖性就越强;另外,潜艇下潜深度越深,难度越大,危险系数也就越大。没有导航系统和精确海图的导引,即使是美国的一艘潜艇完全在一个陌生的海域航行,仅仅依靠自身的导航、声纳系统,其也是很难顺利开展工作的。相撞事件本身无非有几种可能,第一,在陌生海域工作因为不熟悉海情而触礁;第二,工作人员疏忽导致责任事故;第三,所谓的反声纳技术实现了“双方隐身”;第四,猫捉老鼠游戏的玩笑开过了头;第五,潜艇自身技术故障导致误判。

本次事故据称是第三种原因(所谓的反声纳技术实现了“双方隐身”)导致相撞,我个人判断真实原因是第二种(工作人员疏忽导致责任事故)的可能性最大。把理由说成了第三种是为了顾全两个大国的面子在里面。

2、核潜艇远航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核潜艇担负着远航重任,无论是战略核潜艇还是攻击性核潜艇都因为具有“理论无限远”能力而成为大国的远洋利器,但远航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条件。除了要求潜艇自身具备很高的全系统可靠性之外,需要具备目的地及航线精确海图、海洋水文资料、导航措施(GPS、天文导航、惯性导航等)、通讯手段,另外,还需要具备应急处置系统和配套的应急处置预案。只有这些条件具备了才敢于走进远洋。否则潜艇只能活动于近海,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3、反声纳技术真的那么神奇?

反声纳技术并没有媒体炒作的那么神奇,完全是一种声纳本身成熟技术的增值。这次相撞事件,英法两国均把事故原因归咎到技术太先进的理由,认为完全是反声纳的“超隐身”技术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从理论上讲,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但从客观现实角度来讲,这种可能性难以站住脚。作为在英法巡航范围之内的两国核潜艇既没有参加联合演习,也没有任何“冷战”气息,他们在航行时将会持续打开声纳系统的同时,不一定会完全全程打开反声纳系统。他们也深知在和平时期自身“隐身”并非就是好事,如果单纯从技术验证来讲,单艘潜艇是无法起到什么实际作用的。针对本次相撞事件,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所谓先进技术的炒作,其实质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4、为什么媒体才知道该起事故?

核潜艇相撞比美俄卫星相撞来的早,威胁更大,但为什么直到半个月后才公之于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英法双方需要对事故本身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潜艇的核反应堆动力装置和核武器系统损坏程度进行彻底评估,以此来判断是否对一定海域造成核污染。当评估后认为处于安全状态下,才便于公之于众,以免引起民众和一些邻近国家政府的恐慌情绪。在冷战期间,美国多次丢失核武器,有的葬身大洋,但直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敢于披露也是基于安全评估这个原因。

(胡参谋长)

胡参谋长20090217

胡参谋长”2008年新浪20篇精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