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卫星技术依旧是航天软肋

(2009-02-10 20:59:43)
标签:

科技

军事

卫星技术

应用卫星

奥巴马

中国

分类: 军事科技

我国卫星技术依旧是航天软肋

29日,中国中星6B卫星发生故障,导致在该卫星上传输的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23个省的卫视等共150套电视节目全部中断,卫星故障时间共47分钟。

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我国卫星技术体系存在的巨大问题。中星6B购自于法国,已经运行了一年多,该卫星本身已经按照中国用户的要求加强了抗干扰设计,但此次依旧出现了技术问题。另外中国的通信卫星和电视转播卫星依旧有不小的技术差距,并多次因为技术故障导致卫星报废,这也是中国购买外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卫星技术目前依旧是软肋,主要存在问题:

第一,目前卫星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化程度低;

第二,地面系统和应用卫星系统发展不同步;

第三,卫星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

第四,政策法规协调性有待加强,标准规范存在缺失和滞后。

第五,航天企业体制不适应市场要求,存在着卫星试验多、应用少,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等突出的问题。

第六,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在材料领域和微电子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卫星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的缺陷直接导致卫星在超低温状态下的稳定性下降,造成卫星运行失效。

目前的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尚未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这些单位大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是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应用卫星仍达不到用户要求,自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我国应用卫星已初步形成系列,但与用户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仅国家测绘局每年就要花费近5000万美元购买国外卫星图片;每年花费数亿美元购买国外通信卫星等;另外,我国的应用卫星缺乏高品质稳定的空间段资源。比如,中巴资源一号卫星虽解决了我国自主陆地资源卫星数据的有无问题,但由于遥感数据分辨率、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占据大部分国内遥感市场的数据还是来自美国的陆地(LANDSAT)卫星、快鸟(Quickbird)卫星、法国斯波特(SPOT)卫星,特别是高分辨率数据产品。

针对这些技术软肋,中国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强化包括材料和微电子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强应用卫星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生产,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体制问题,提高我国卫星技术跨越式发展。(胡参谋长)

胡参谋长20090210

朝鲜强硬意在“一石四鸟”

中国护航舰队如何进行通讯?

奥巴马执政期间不会在国内遇刺

期待奥巴马时代“马”到成功吗?

奥巴马担心祸起萧墙吗?

解读以色列哈马斯战争中36

罕见照片:中国长征3号乙首发火箭重大失败

“啃老一族”危害和谐社会

深入分析印度“撞击月球”之真实能力

美军现有反导系统难阻中国东风

OO八年胡参谋长成功预测文章前10

OO八年度胡参谋长20篇精品文章

“胡参谋长”2008年新浪20篇精品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