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参谋长:珠海航展话“造大飞机比载人航天难”

(2008-11-02 20:01:35)
标签:

科技

珠海航展

载人航天

复合材料

军事

分类: 军事科技

我们的“神七”2008年已经上天了,可我们的大飞机将要到2020年前后才能首飞,足足晚了12年之多,难道说造大飞机真的比载人航天还难?

包括神舟飞船在内的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只需要一次性成功,机器落地以后就可以报废处理,而大飞机则要反复使用,其质量和可靠性每次都将攸关数百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看看以下三大难点,我们就能看出造大飞机的关键和困难所在:

第一、造“心脏”需庞大资金:国产大飞机要有强健的“心脏”。大飞机的单次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在大飞机的模拟实验中,飞行300万次才允许发生一起事故,如果按一个“空中飞人”每天飞行一次来计数,那么他要连续坐飞机8200年才可能遭遇一次空难!为了这样既能长途又保安全的飞行能力,大飞机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心脏”——大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来支撑,这种发动机燃气流进入涡轮前的温度可达1500°C,涡轮转速超过5000/分钟……缺乏大飞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正是目前我国研制大飞机过程中的“硬伤”!比较而言,欧洲国家投入研发大飞机的经费超过200亿欧元,而我国投入的只有300~400亿人民币,是前者的1/5都不到,投入少又要研制出相当高要求的发动机确是严峻的考验。

第二、复合材料需要突破:对高端复合材料的要求也会影响到我国大飞机的研制进度,目前我国的复合材料研究实力在全球还大大落后于日本等先进国家,如果未来10年我国在相关复合材料上的研究还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国产大飞机研制很可能要受制于人。

第三、人才缺口比较大:人才紧缺也是现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飞行商业运作是长线经营,离不开飞机设计、飞机制造、材料、客服等四种人才。空客的研发团队一般需5000多名技术人员,而如今即使在我国大飞机研发的“重镇”上海,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人才也仅为700人。

此外研制成功后又如何在国际上取得适航证,如何打破波音、空客等长期把持的国际垄断而进入市场,也是“中国造”大飞机必须艰难迈过的一道坎。

胡参谋长2008年10月29日“珠海航展征文之四”

胡参谋长新浪博客文集精品之四(独家、原创)

胡参谋长凤凰文集精品之四(独家、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