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嫦娥二期”注定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8-04-08 00:25:52)
标签:

嫦娥

二期

成功

故事

军事

分类: 军事科技

近期,中国探月工程的总指挥栾恩杰对外宣布说,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探月工程的二期工程(嫦娥二期),在二期工程当中要实现的是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以及实现月球车自动探测和勘察,大家都知道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实现了绕月飞行,二期工程要想能够完成,非常关键的就在于我们俗称的月球车等关键设备。中国嫦娥一期的圆满成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让世界各国为之一惊,惊呼中国科技实力、军力之强大。其实更多的人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当了解其本质就会对中国的一期探月成功不再觉得意外。

中国的科技工程一般包括预研和正式研制两大阶段,一般我们说的立项基本上已经是预研之后的正式研制阶段(初样、试样、定型等),我们嫦娥1号之所以能够在23年时间如此的圆满达到设计指标,更主要的是立项前的预研工作比较充分,为正式立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讲,立项实际上就是一个工程实现的阶段,立项前的基本技术公关内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实践,因此,这才是我们顺利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只花两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

为什么我们认为嫦娥二期一定会成功也是这个道理。2008年之初我们正式立项,力争在2012年实现月球软着陆。而实际上,我们为之配套的各种工程已经预研已久,包括关键的月球车技术已经实现了各大科研院所的独自或联合技术公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立项之初,我们已经有了月球车的雏型,正式立项之后只是更多的完善、改进、优化以及工程实现等。因此,在如此夯实技术基础的前提之下,再加上国家正式立项实现的基础上,嫦娥二期的如期实现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们对此应报以信心。

胡参谋长200847日(星期一)。http://hubrainpower.blog.sohu.com/(我的搜狐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rainpower(我的新浪博客)“嫦娥二期”注定成功背后的故事

 

链接:攻克月球车制造难点

难点1 重力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6.那便意味着,质量为50千克的东西,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约500牛。到了月球表面则变成约80牛。因此,月球表面的土壤非常松软,月球车的行进效率会降低。

难点2 路况

    月球表面崎岖不平的路面,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坡。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的轮子便需要克服重重障碍,既不能打滑,也不能翻车,必须做到前进、后退、转弯、爬坡,样样在行。

难点3 温度

    在月球的一个自转周期内,温度相差可以达到310℃。月面上如此急剧变化的温度环境会使橡胶迅速老化,因此月球车轮胎要使用特殊材料,克服温差。

难点4 人工智能

    月球车是个智能机器人,需要具备独立处理各种环境的能力。由于距离太远,无法通过遥控的方法处理反馈信息。月球车需要配置若干个传感器,在得知周围环境、自身姿态、位置等信息后,通过地面或车内装置,形成三维地形图。进而编辑方向,勾画出到达目标点的路径,并导航控制月球车走到目的地。

难点5 电力供应

    月球的自转引起月面的昼夜变化。月球上一天的时间,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7天略多。因此,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以后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