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画家笔下的乐山大佛

(2014-01-07 09:15:51)
标签:

北雁山人

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

汤余铭

文化

佛缘

分类: 出版发行

    今年是乐山大佛开凿1300周年,由刘奎荣编辑出版的《赏析画家笔下的乐山大佛》一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了各界赞誉。

作者刘奎荣先生为83位画作点评文章,特别是对大师级作品如李可染、吴冠中、陆俨少、汤余铭、江明贤等享誉中外的美术大师的作品给予高度赞扬。

文章写到汤余铭潜心多年研究佛教艺术与佛学理论,将心中佛境挥于笔下,创造出大量使人感到大自然清新、神奇与震撼的佛教题材艺术作品。

http://s3/mw690/001lHkX2gy6FB4eQdSqe2&690


http://s4/bmiddle/001lHkX2gy6FBbsh1cLb3&690

陆俨少笔下的乐山大佛

http://s4/bmiddle/001lHkX2gy6FBbfsFd943&690

李可染笔下的乐山大佛


http://s6/mw690/001lHkX2gy6FBd37eGp95&690
吴冠中笔下的乐山大佛

http://s10/bmiddle/001lHkX2gy6FBbeHDS199&690

汤余铭笔下的乐山大佛

http://s8/mw690/001lHkX2gy6FBn7PzE3f7&690
汤余铭作品:乐山大佛

 

气势磅礴   构图饱满

——汤余铭笔下的乐山大佛

 

    著名居士画家汤余铭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为自己定下来一个宏伟的目标——走遍千山万水,描绘祖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文化遗产。同其他艺术家一样,他经历了传统艺术改革的考验,通过长时间的深思与抉择,最终发现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最具有代表性。比如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隋唐时期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分散在中华大地数不清的佛教艺术精髓。由此,汤余铭潜心多年研究佛教艺术与佛学理论,将心中佛境挥于笔下,创作出大量使人感到大自然清新、神奇、与震撼的佛教题材艺术作品。

    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的乐山大佛,双手抚膝,临江端坐,俯瞰嘉州,远眺峨嵋。大佛左右两侧江崖上,还有两尊身高十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佛教石刻艺术群。为展示这一世所罕见的奇观,汤余铭于癸末年秋创作了《乐山大佛山水画》。作品“气势磅礴,构图饱满,墨合五色,山石体量空间厚重,皴法老到。”“画之左面笔法好似国画大师陆俨少的风格,云雾如紫气东来。”画卷的右面祥云满天,中间佛像庄严,大有“清气随缘画中来”的意蕴。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说,画作可以潜移默化地弘扬佛教文化艺术,感化心灵。佛教联合会副会长永惺法师说,佛像很难画,画作展现出了慈悲心和欢喜心。汤余铭居士的《乐山大佛山水画》融入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立体感极强,制作布局雄宏、粗旷奔放。北雁山人笔下的乐山大佛,使闻名遐迩的汉嘉山水跃然纸上。赏读此画如登凌绝顶,“江山奇丽冠天下”的嘉州美景尽收眼底,令你心旷神怡,从而体验到大自然的清闲与盛唐文化的辉煌。

刘奎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