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安大略湖畔的安省游乐宫流光溢彩.
来自中国四川60名彩灯师傅花了整整一个月,
搭建出迄今为止中国境外最大规模的"中国花灯展".
气势之磅礴、构思之奇巧、工艺之精湛、地方风情之浓郁, 让人神往.
我心仪已久. 即使花上30元(人民币200左右)也是值得.
偏偏"狗屎运"让我中了星岛日报举办的抽奖活动,
这样提前体验了"天下第一灯"的魅力,
那是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与北美风情的完美结合(所谓"提前",
因为今晚是"VIP之夜", 公众开放则从明晚至10月1日.)
下班后直接赶去位于市中心的会场, 在高架桥高速公路上就遥遥望见远处桥上两条腾飞的巨龙和四面如来巨佛.
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似乎一下子集体减速,
湖畔那突然呈现出来的色彩缤纷的庞然大物群看来吸引了每个人的眼球.
夏天的多伦多, 日照时间通常持续到晚上9点半.
所以下午6点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抵达会场, 暂时还欣赏不了灯,
但是也让我有机会趁着天亮走近每一组彩灯前仔细观赏手工制作.
我也许孤陋寡闻,
在中国可从来没有真正赏过大型花灯展. 广东的中秋元宵,
似乎更侧重于饮食文化. 所以这次的经历远远超出期望,
也带给我很大的视觉冲击. 这次展出的共有28个大型组合灯饰:
迎宾门, 四面佛, 二龙夺宝, 蟠桃园, 百鸟朝凤,
九龙壁, 群狮戏球, 中华帝王, 千手观音, 天坛, 群龙聚会, 万象更新,
游龙戏凤, 多伦多CN TOWER, 长城, 熊猫乐园, 十二生肖闹焰火,
中华百龙门, 孔雀开屏, 龙凤呈祥, 丹凤朝阳, 三星高照, 恐龙世界,
春江花月夜, 京剧脸谱, 八仙过海, 东方瓷龙.
最叹为观止的是"东方瓷龙". 该龙长达100米, 高6米,
用两万余件勺、盘、杯、碟捆扎成的。到了夜间,飞舞的凤,翻腾的龙,转动的球,白玉般的瓷器,配以五彩灯、外投灯,晶莹剔透,高雅华贵.
渐渐夜深,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笑声欢呼声, 摩肩擦踵,
让我恍惚置身广州新年花街,
只是身边的游客金发碧眼.我笑着对同事JEREMY夫妇说, 你们要去中国旅游, 先适应一下这种热闹气氛,
到处都人山人海阿..... 也许是赞助商故意要增添气氛,
很多"鬼佬"得意洋洋地穿着不知哪里弄来的唐装和旗袍.
舞狮舞龙的师傅当中, 也不乏各色人种, 他们举着杆子,
兴奋地穿梭在公园各处, 围着观众们上窜下跳,
身后训练有素的师傅们排着队敲锣打鼓, 好不热闹.
终于累了, 踢掉高跟鞋, 静静伫立在湖边沙滩上, 听着湖水轻拍着岸边岩石,
和着<春江花月夜>的古调,
岸上绵延不绝的大红灯笼笼罩着园内的华灯异彩,
灯下人影晃动......好一个仲夏夜之梦!
背景资料介绍--
四川自唐时即于元宵张灯,成都灯笼街,就是因艺人制作出售各类花灯而得名,宋代成都的灯节“每夜用油五千斤”。川剧声腔之一的“灯调”,就源于观灯赏戏的习俗,在川北一带特别盛行。
每到正月初九,成都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水灯便一起照亮,奇妙精致,光彩袭人。商家、店铺及百姓家的宫灯、裙灯、狮灯、龙灯、桶灯、檐灯等也纷纷亮起来,众人成群结队往来观灯、赏灯,盛况非凡。陆游客居成都时,在《丁酉上元》一诗中高歌:“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佳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天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礼仪,要算迄今知道的四川最古老的原始灯会。成都灯会正式起源于唐壑宗景云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一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元代的成都,大慈寺是元宵佳节张灯游乐之处。到了明代,灯会期间招来天下富商,大办物资交流。清代增加了猜谜活动。民国时期,除发展成元宵灯会外,还有六月的荷花灯会,九月的菊花灯会等。当时的华兴街、商业街一带每年都是元宵灯会最热闹的地方。民国后期,灯会渐渐集中到西南郊的青羊宫一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