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2023-08-24 15:19:02)
标签:

圣母院

巴黎

分类: 异国风情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巴黎印象(五)

  

               游巴黎圣母院

                     巴黎印象()

六十年代初,阅读了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至今大半个世纪了。几十年来,我一直想前往巴黎,亲眼目睹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的神奇、庄严与伟大

20149月26日,参覌瑞士流森后,我们隨团从法国边境小镇出发,途经雨果出生地---贝桑松,宿巴黎近郊饭店。第二天(9月27日),即法意瑞欧洲三国十二日游的第九天。早上7点在饭店用歺后,我们便坐大巴车去巴黎市区逛街,到老彿爷百货公司和免税店购物。下午6点。相当于北京时间下午2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己久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古巴黎的象征位于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东南端,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教堂,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最具非常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天主教堂。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到1345年整座教堂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教堂形体方正,结构严谨,风格独特,仪态庄严
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坐东朝西。主立面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拱门雕塑,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为路易七世受洗的情形。左为圣母门,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拱门上方为众王廊,陈列着古犹太和以色列28位君王的雕像教堂大门朝西,其目的是为了让信徒们顶礼膜拜的时候能够朝向东方因为他们相信耶酥基督就安息在遥远的东方天际那迷离的云霭之中。

整座教堂的柱、壁、窗、门及所有雕刻与装饰都是由石头构筑而成圣母院三道大门周围密布着无数精美绝伦的石雕,工匠们用手中的刀斧在石头上讲述着圣母玛利亚等圣经故事,描绘着圣徒们日常生活与劳动的场面。这些通俗、生动、妙趣横生的石雕装饰,使巴黎圣母院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石雕宫殿。难怪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把它比喻为“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的

由中央大门向里上面有一个由37块玻璃组成的直径达十数米的圆形巨窗,像绽开的玫瑰,故称玫瑰窗所有玫瑰窗及其他大大小小方形或长形的玻璃窗上均绘有宗教题材的故事,色彩斑斓,细致精巧,使整个教堂显得宽敞、通透、明亮。

巴黎圣母院不同于一般的哥特式建筑,它的钟楼上没有尖顶,而是在两座钟楼的中间偏后位置上耸立着高达90米的尖塔眼光向上捕捉到那高耸的尖塔时,我不敢相信,那就是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的缩影?沿着北钟楼238级台阶,登上圣母院最高层的钟楼,一口巨钟赫然在目,想必这就是卡西莫多敲响的那口钟吧。慕名而来的游人多数是为寻找这个丑陋而善良的敲钟人。暮色中,沉郁幽婉的钟声袅袅地漂向远方,牵系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的心。

巴黎圣母院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 

  圣母院教堂奇就在不对称无论在圣母院哪一面,都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格正面结构严谨,左右对称着,方正的钟,没有塔尖,显得十分雄伟庄严;侧面却是另一种风格,尤其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左边是庄严方正的钟塔、右边是华丽的参差错落的尖塔林,有如一幅向凤凰展翅的倩影;而在老佛爷百货公司旁的马路上,看到的圣母院又是另一种绚丽的一面——尖塔高耸、华丽精致。

巴黎圣母院是集宗教、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最古老最宏伟的天主教堂,也是欧洲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成功典范巴黎圣母院具有不同于一般哥特式建筑的三大特色:石雕装饰、玻璃窗艺术、钟楼。

进入大教堂我们每个人都为它的富丽堂皇和宏伟气势所震惊教堂内并排着两列长柱子,高耸的柱子直通穹顶,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主殿翼部的两端都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满是中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细密,有星光灿烂的感觉,阳光透进五彩的窗内,透下五彩斑斓的光线,射进教堂,给幽暗的教堂增添道五彩的光芒,仿佛是天国的光芒、荣耀普照人间。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谨肃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却闻名于世。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著柔和的气氛。大厅内可容纳9000人,还有1500人坐席,坐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目光齐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 ,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教堂内,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耳边似乎隐约听到教堂唱诗班的梵音,这天籁之音跌宕起伏,余音缭梁,声声回荡,似有似无……,太令人神往了,这一定是天国之音,不由让人沉进宗教的遐想,更觉得圣母院的神圣。有一种感觉天堂就在上面,这儿就是‘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进入大教堂,一种庄严的神圣感和神秘感扑面而来。这种感觉不仅来自宏伟华丽的建筑和陈设,精美绝伦的雕塑与绘画,也来自于那些在幽暗的灯光下点灯祈祷的信教徒们的一举一动。

进大教堂感觉大气而庄严,让人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向上升腾的轻快之感。

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巴黎圣母院。之所以举世闻名除了它的宏伟华丽建筑和陈设,精美绝伦的雕塑与绘画外,还要归功于法国大文豪雨果那部与它同名同姓的小说。雨果的妙笔赋予了圣母院鲜活的生命,也激起了世界各国的人们热烈的向往。

巴黎圣母院是信徒心中的圣地,歌者吟唱的旋律,画家梦里的涟漪

巴黎圣母院虽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游巴黎圣母院,除欣尝它的宏伟华丽建筑和陈设,精美绝伦的雕塑与绘画外,自然会想到雨果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不管是美丽、纯洁、友爱的爱丝梅拉达和外表丑怪,心地善良的教堂敲钟人加西莫多,还是可憎、可恨、可耻的教堂神甫克洛德和待卫队长菲比斯,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 

参观巴黎圣母院,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宗教的力量和信仰,而是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这位伟大的十九世纪法国作家用他笔下演绎出的故事告诉我们:外表美好的,其内心未必善良;外表丑陋的,其内心未必不美。身份高贵者,未必品德高尚;地位卑贱者,内心却闪耀着人性之美的熠熠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