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言乱语《欢乐颂》(一)

(2016-05-15 18:01:44)
标签:

杂谈

    我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只是以我一贯大咧咧的做派,这么说便没人信。甚至连我自己,讲的都没底气——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注重细节,我自以为是注重的,如此措辞,比较无可挑剔吧?
    我看《欢乐颂》,因为孔笙,我对他《琅琊榜》的细节处理,非常欣赏。
    讨论欢乐颂,便无法不提安迪。
    刘涛对这个角色的把握和演绎,很到位,较《琅琊榜》的霓凰郡主,不知强多少倍。
    我认为刘涛更适合现代装。
     霓凰郡主基本上 = 高颧骨 + 一对大腮帮子
    很欣赏安迪的聪明、理性、干练、坦诚,但我不赞成称她为独立。
    车、房这样的极致难题交付老谭、职场纰漏一并老谭兜着、老谭尚负责义务指点人生迷津;生活琐事与难堪家事由魏渭承担,并且负责抚慰情绪低落,随传随到、不传也到、拒传硬到;闲暇尚有后备观音兵小包总专治疑难杂症……
    这样的“独立”形式,恐怕每个女人都芳心窃喜跃跃欲试吧?
    安迪只是个女人,尽管她不普通。
    安迪的聪明常人无法可及,所以我更为欣赏她的理性。
    与成长环境有关,她可以不带个人情绪和喜恶去剖析利弊,这是极为高端的专业素质。 
    安迪对邻居的友爱最为风景宜人。
    她的付出让邻居受惠良多;而邻居对她的回报微不足道。
    很多朋友与我交流泡剧心得,皆认为现实中,这样几个女人是不会有交集的。
    该怎样陈述此事呢?
    社会肯定有阶级这回事,很多理解沟通交流一定需要位列同一层面——精神的以及经济的,跨阶层的理解一般很难到位,因为没经历,便很难真正设身处地,很难精准把握。
    只是,生活并不只轨内轨外两个状态,很多人喜欢在两点间张望甚至短暂驻留。于不安分的屌丝而言:跻身“上流社会”酒会拓宽视野增进阅历感觉惊艳;而对社会翘楚来讲:人人擎杯酒蜻蜓点水讲几句言不由衷则味同嚼蜡,他们何尝不想体验大众阶层生活——在银子身价安然无恙的前提下?
    为什么那样多人喜欢体验农家乐?因为几乎零代价,并且感觉不妥随时可以拍屁股走人。
    所以安迪其实最善于合理利用资源。
    高冷是需要观众观赏的,否则时间久了便很累人。
    她又没啥女同学打小低看欺负她、也没被情敌剃过眉毛、更没有暗恋的男人有眼不识金镶玉,那么,倨傲给谁看呢?
    大宅豪车居高临下做大鳄,属可望不可即的艳羡和久盼乍至的惊喜;习惯了,滋味儿未必就永恒妙不可言。如此,何不邀人共享呢?
    左右不过举手之劳,反正也不是银钱与男人,又有什么损失?
    所以说安迪大气,不以世俗价值衡量得失,最大限度挖掘生活乐趣。
    她知道自己的缺失,也清晰自己在做什么。
    谈及男人:
    老谭的外形与安迪最搭。
    即使两人遥遥相对站着,我也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张力,边看边急的不行,不住心里咒骂导演瞎。
    追了这么多剧,初次自《欢乐颂》领略到代入感。
    魏渭最适合安迪。
    两人精神层面契合度甚高,精神交流愉悦的不行。
    网聊功不可没,它帮魏渭滤掉外型,直达安迪内心。
    我一直以为奇点是王凯。
    李涯一露面,我比安迪失望多了!沮丧到良久无法释然。
    随着李涯的一步步展示,他的智慧、洞悉、人情练达,渐渐遮住了外貌平凡,这个角色开始熠熠生辉。
    他与安迪在一起,让人感觉温润舒服——只一场戏例外:
    魏渭与安迪自养老院返至安迪家,安迪拽文:“今天定为吹笙鼓簧日。”这文拽的牵不牵强暂且不论——不知编剧是否也发现了这点,稍后由赵医生舞剑小曲意在观众:
    “这句是诗经里的,字面上意思是魏兄又去安迪家了,安迪热情招呼。但是魏兄为博美人笑,没少拍马屁,于是这儿就用‘吹笙鼓簧’,而不是前面那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讽刺我们魏兄巧舌如簧啊。这两人公然打情骂俏,太无耻了。”
    于是赵医生乐的不行不行的。
    我不熟诗经,所以我即便看了魏渭和安迪打情骂俏的现场直播,仍然不如场外打酱油人士赵医生理解的到位:我自这句字面,丝毫领略不到讽刺“魏兄”意思——因为“吹笙鼓簧”的下一句是:承筐是将。
    回到安迪家的直播现场哈:
    魏渭不甘示弱:
    “我衷心希望你早日背完元曲,早日来个‘快活也么哥日’,干脆泼辣。”
    魏渭的意思不外乎:即使你读熟了诗经,还是不如我渊博,你没读过元曲吧?
    安迪心领神会
    “那我的微博‘兀的不闹煞人也么哥’了。” 
    魏渭急眼了:
    “这都背到元曲了?要是厨艺也能突飞猛进就完美也么哥!”
    喜欢诗经元曲的古朴不好好说话是允许的,卖弄渊博也无可厚非,要不然岂不是白瞎了读过那样多的书和熬灯费蜡——只是这仨人(还有赵医生)如此沉浸卖弄,很容易让我误会他们的喜欢诗经元曲,只为享受小众的感觉——因为你们都不读,所以我更加要读——喜不喜欢都卖力读。
    “也么哥”不过是个语气词,两人如此揪住不放过招到此已经足够了,然而不,安迪又买一赠二足尺加三:
    “枉将我急煞了也么哥,枉将我急煞了也么哥,四肢进化不如大脑啊。您老将就着点儿也么哥。”
    五岁起美国生活的安迪如此戏剧化,看的我周身不适。
    书读到该种程度已然成为负累与虐,那么不读也罢。
    之前有个场景:魏渭手执一卷书做儒雅状,良久抬头对安迪一笑掉书袋: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笑了半天:连我都能背的句子还要看这样久,魏渭的“儒”也太不怎么样了——看完“也么哥”,认为毕竟还是“生死契阔”要舒服的多。
    由种种埋下的伏笔看:我认为哪个男人最配安迪一点用没,安迪最后是跟了小包总了。导演编剧如此忽略我的看法我一点儿也不生气,因为有件事让我幸灾乐祸到顾不上与导演计较:
    无计其数的男人告诫天下:男人不喜欢女人太聪明。
    于是很多女人也跟着欢呼雀跃欣慰到不行。
    那么我们对安迪身边的男人逐个儿盘查:老魏无比欣赏安迪的智商,重金请她出山并处处维护她;魏渭自安迪的机敏中获得极大满足,为同一智商平台的交流,不惜代价;小包总则表示百花丛中,从未领略过这样的女人;赵医生下手术台的第一件事,是看安迪的朋友圈;就算是小蚯蚓的程序员应勤——专业技术人士,对安迪的欣赏一定是可以预期的……
    那么,有没有男人会对安迪的聪明说不呢?
    有的,刘思明——算了,太刻薄了,换一个:王柏川。
    王柏川也并没有机会对安迪当面说不,他对安迪的可能性是:零。
    但他完全可以私下跟樊胜美樊胖子说:男人不喜欢女人太聪明。
    于是获得来自王柏川和樊胖子的双重满足。
    你看:戳穿了,真相就这么个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7年01月0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