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发表 |

上述“疯狂合伙人”的论述是巴菲特关于股市的一个形象比喻,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不过现在中国股市正处于牛市气氛之中,就象中国的房价一涨再涨,所以现在每个投资问自已的问题可能是,房价越来越高,要不要卖掉心爱的房子去租一个呢?如果理性考虑,只要出价够高,至少对财富敏感的人会选择卖出,所以现在中国的股市可能就处于这样的对抗中,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股市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离开股市。到目前为止,离开的投资者似乎没有正在进入的投资者正确,因为股市还在涨。这使人想起当年著名的老虎对冲基金基金经理罗伯茨,他认为科技股被高估,所以拒绝投资这些股票,转而持有价值类股票,但显然他没有自已就是大老板的巴菲特运气好,由于相对收益率太低,1999年他的基金只能解散,而这个时候科技股泡沫刚好达到高峰。如果他能再多撑几个月,也许历史的记载可能就是一个关于投资的英雄故事而不是现在这样的一个伤感往事。
所以有些价值投资的信徒会出现动摇,就象一本关于美国对冲基金的书中叙述的那样,只有自大狂和傻瓜才幻想抓住顶部和底部,这意味着,如巴菲特在六九年那样的逃顶其实只是一个不能复制的神话,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要么过早地买入要么过早地卖出。虽然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这是合理的,但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相对收益的基金经理,这种合理的投资行为就会成为你业绩的敌人,因此趋势投资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你不要认为自已比市场聪明,你只要找到比市场表现更好的股票,然后检查基本面是否有原则性的的问题,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就买入并持有直到这种趋势结束。不要最先去买入没人喜欢,但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更不要持有正在下跌的股票。
这是两种水火不容的投资流派,就象中国武术中的武当和少林,无论投资者愿不愿承认,也无论是在美国股市还是在中国股市,大部分的投资者其实都属于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