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发表 |
两年前,中国的股市在宏观调控声中一路下跌,我们想如果这时候在一个最差的行业找一个最好的企业,也许会有机会。于是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家企业,但当我们买入之后却发现,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许多,很少有投资者愿意继续持有,而我们虽然也想过溜之大吉,却无奈买得太多,深套其中。公司董事长在股东大会上却对我们这个仅剩的基金投资者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改变了中国在这个行业中的国际地位,两年后我们的成本相比同行还会继续降低,而市场占有率更会大幅增加,所以我们的盈利水平也一定会有大幅增长的。无独有偶,在蒙牛刚成立不久的年度会议上,牛根生给当时蒙牛公司的中层在黑板上写下5年后销售额100亿的数字。大家认为老牛多写了一个零,但牛根生却不以为然,他说5年后如果我们能成为全国第一,那么至少要占有1/3的市场份额,而这个数字大概就是100亿。当时公司大部分的员工根本不相信他的梦想,但现在这个梦想几乎成为现实,而如果你这两年恰好做了上述两个公司的股东,那你一定是一个收益远超市场的成功投资者。
尽管商业的研究并不是最严密的科学,但研究还是表明世界上大部分的伟大企业总会给自已的公司设定一个愿景,这种愿景通常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式或发展方向,既领先于企业发展的现状却又不过火,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不能说服企业的员工为之奋斗。当我们在上文提到的那只股票最困难的时候,唯一能让自已安心的就是:这是一家有理想的企业,已经处在最坏的时候,其未来光明的可能性远大于黑暗。后来,这只股票真的表现出一路上涨的走势,所以,我们干脆给自已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长期持有一个有清晰愿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