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愈后的回忆
从5月7日低烧,到6月5日出院,前后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病情,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日低烧。5月7日开始低烧,在家自测体温,37.3度、37.5度、37.8度,此后5月8日、9日,依然下午低烧,开始以为这几天天气凉,是不是着凉感冒了。于是5月9日上午,打车到涿州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花13元做了“核酸”检查,怕一家医院不准确,立马又打车到涿州另一家“三甲”医院,涿州市医院,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查。随后又去了单位职工医院,石油物探医院急诊科,做“抗原”检查,结果“阴性”,因为是单位职工医院,和急诊科的主任或医生都很熟悉,医生给我开了口服药和消炎输液药。5月10日下午4时,两个医院的“核酸”检查结果也出来了,都是“阴性”。因为下午依然低烧,有时还烧到38.5度,急诊科医生告知,发烧到38.5度或以上,再吃退烧药,此时上午和下午都在职工医院急诊科观察室输液,有大夫和护士关照,上午输完液中午回家吃饭。下午输完液,回家睡觉,在急诊科治疗,属于门诊,大夫告知,绝大部分费用属于自费,建议我还是到“内科”去住院治疗,在内科病房可以系统的观察和系统的治疗,统筹医保报销80%,自费部分本局医保还可以二次报销,自己花不了多少钱。我想既然我病毒检测都是阴性,我又属于高龄且有慢性病,属于有风险人群,即使在急诊科属于门诊自费,也不愿去四楼、五楼内科病房去住院。5月19日上午,院方让按住院要求做检查化验,在急诊科做了“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原检查,也都是“阴性”,还采血送北京化验病菌,结果出来,也没有发现血中有什么病菌。5月17日到22日,多次出现38.5—38.8
度的高烧,此间做了两次肺部CT检查,腹部、心脏彩超,用以查哪里有炎症,还做了彩色多普勒-淋巴结检查,看是否有结核病,做了这么多检查,造成发烧的原因,也都没查出来。5月21日,女儿还和北京协和医院联系,想去协和医院检查治疗,能住院就住院,对方回复,暂时没有床位。
5月23日晚8时半,自感血压高,几次测血压,高压均在160—169之间,吃两次降压药后,血压不降反升,到晚11时半,血压竟升到180以上,最高一次高压到192,此时感到紧张害怕了,只好向职工医院要救护车去医院,救护车夜里11:55来到,到医院已经是半夜12点多,先把我推到“核磁室”,做头部核磁检查,然后推到放射科,做肺部CT后,把我推到急诊科输液时躺的那张床上,此时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已来到床前,女儿和老伴也在病房,医生测血压后,先让我在舌下含了两次白色小药片,又让我吃了两片降压药,护士又给我挂上两袋药液输液。女儿留下护理,女婿的朋友开车把老伴送回家。5月24日上午,女儿办好住院手续,让我住到三楼外科的一间病房内,病房内靠门口那张床上,住着一位外科病人,我住靠窗的那张床,听说我住的这张病床,是外科让给内科病房的,归内科病房管理,我在三楼外科病房同住的第一个外科病人,次日就出院了,第二个外科病人与我同住了五天,他咳嗦的厉害,医生给我俩做“抗原”检查,结果我俩都“阳”了。院方规定,阳了的病人不能住在外科病房,怕感染上手术后的病人,我想既然我“中招”也阳了,也就不怕感染了,于是次日就转移到五楼内科病房。
四楼五楼内科病房住了几个阳了的病人,与我同屋的是一位80多的老太太,她儿子护理她,她已经阳康了,第二天她就出院了。马上搬进来一位92岁的老人,他是肺积水,看样子病情比较重,他的两个女儿护理她。通过和他的两个女儿聊天,知道这位老人是离休干部。儿子从上海赶回家来,在医院顶替他姐姐护理我,他在中介公司聘请了一位专门护理病人的女“护工”,代替他护理我,费用他支付。我出院后,女儿让这位护工跟到家来代替她护理我,费用女儿支付。
住院期间,因为老伴也属于高龄,而且从未“阳”过,我们都不让她到医院来,都是女儿女婿负责住院期间的所有事物,包括和医院联系、缴费、吃饭、订外卖、和护工联系等。有的药品医院暂时没有,女儿还得出去买药。
在内科病房住了13天,每天大部分时间输液,输液挂钩上最少挂3个液体袋,至于输的什么药液也不知道。入院时血压过高,做核磁未见脑内出血,但右眼睛看东西出现了双影,很是别扭,女儿还买了黑色眼罩,把右眼盖上,曾去眼科咨询,说是问题不大,以后会慢慢恢复正常,医生告知小袋中有一种是营养神经的维生素,果然出院时,双影不见了,恢复正常了。出院前几天,体感明显好转,不发烧了,咳嗦、嗓子疼也明显好转,逐渐也无痰,不咳嗦了,食欲也比以前强多了,“抗原”测试为阴性。6月5日,周一,一位负责内科病房的副院长带领医生们查房,查到我那,副院长对我和女儿说,你们今天也可以出院了,昨天是周日,我的主治医生可能还不知道让我今天出院,已下了“医嘱”,护士一早就给我挂上了要输的液,查完房,护士又将药液摘走,并说“你们今天出院”。病房里很热,又乱,心想既然已经“阳康”,我也愿意出院回家去休养。住院处当时结不了账,让先出院以后再来结账。于是女婿开车女儿陪护送我回家,女儿让在医院照顾我的女护工也随我们一起回家,照顾我,费用女儿女婿支付,不让我们管。我闹病以前,总觉得微信上讲的“大疫不过三年”的经验可信,认为2023年立夏以后,疫情就会像非典”那样过去了,因而放松了预防疫情的警惕性。还是得相信专家说的,病毒会与人类并存,但毒性越来越弱,不必过于担心,但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注意防护为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