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2008-10-13 20:43:39)
标签:

北京国际音乐节

古典音乐

歌剧

贾尼·斯基基

韩军

张国勇

文化

分类: 音乐节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1.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2.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3.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4.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5.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6.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7.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8.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9.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p10.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 独幕歌剧。普契尼作。1918年初演于纽约。三联独幕歌剧的第二部。剧情取自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的长诗《神曲,地狱篇》:富商多纳蒂临死,一群亲友围聚病榻,皆欲承继巨额遗产。后发现既定遗嘱一纸,载明遗产全数捐献一教堂。多纳蒂旋即瞑目。在场亲友大失所望。其中一青年里努奇奥(与另一在场亲戚斯基基之女劳蕾塔相爱)提议;请斯基基假扮多纳蒂垂危状,邀请公证人前来,当众另立遗嘱,遗产由众亲友均分。此计受到众人拥护,当即付诸实施。公证人到场。斯基基卧病榻上,以多层被褥蒙体,颤声授意道:“我的财产以五里拉捐献教堂,以一千里拉赠予众亲友均分,其余现款及骡马、锯木场,在佛罗伦萨的住宅等等,则全部赠予吾最亲爱的斯基基。”遗嘱录毕,公证人离去.众大哗,斯基基从病榻跃起,持棒驱散众人,并笑对其女劳蕾塔与里努奇奥道:“多纳蒂的遗产是我理所应得,我当善自用之,以慰死者在天之灵。”

贾尼·斯基基

    独幕喜歌剧三联剧之一,福尔札诺编剧,普契尼谱曲,1918年1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公演。堪称为普契尼晚期的杰作。自从威尔第的《法斯塔夫》以后,意大利喜歌剧的上佳作品已经稀见。作曲家在《贾尼·斯基基》这部出色的讽刺剧中成功地继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它取材自但丁的《天堂喜剧》,原定于1918年末在罗马上演,但因部分演员仍然末从部队复员归来而延期。首演地点最终决定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首演之日,普契尼因年事已高,未能远渡重洋亲自出席。他为生平第一次未能目睹自己新作品的首演而深感遗憾。 1919年1月19日,三联剧在罗马柯斯塔齐剧院演出。普契尼歌剧新作在本国的首次演出成为一时的盛事,后来,三联剧很快就在欧洲各地上演,其中《姜尼·史基基》特别受欢迎。著名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蒂托·戈比成为剧中主角姜尼·史基基无比卓越的演唱者。然而,三联剧在各地全套上演的机会不多。演出最多的是《姜尼·史基基》,其次是《外套》,《修女安杰丽卡》则受到冷遇。普契尼对此甚为不满,他对《修女安杰丽卡》评价甚高,几乎将它认为是三联剧中最出色的一部。

演奏时间: 50分钟

时代: 1299年。

地点:佛罗伦萨

剧中人物:

姜尼·史基基男中音

劳雷塔姜尼·史基基女儿女高音

齐塔布欧左的堂妹,女低音

里怒乔齐塔的侄儿男高音

贝托·狄·夏尼布欧左的内兄,男低音

杰拉多布欧左的侄儿男高音

奈拉杰拉多之妻女高音

杰拉第诺奈拉的儿子女低音

席莫奈布欧左的堂弟男低音

马可席莫奈的儿子男中音

洁丝卡马可之妻女高音

史毕奈罗乔医生男低音

阿曼第欧·狄·尼可拉欧公证人男中音

毕奈利诺 鞋匠男低音

库乔 染布匠男低音

故事发生于13世纪,地点在佛罗伦萨

 

    对观众来说,作曲大师普契尼的《图兰朵》、《绣花女》、《蝴蝶夫人》和《托斯卡》等歌剧,都是“熟食”,而以《外套》、《修女安杰丽卡》和《贾尼·斯基基》组成的三联剧则比较生疏。昨天下午到晚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连续上演了这三部作品。如此在国外歌剧舞台都很少见的演出形式,在北京更是第一次,初次尝鲜的观众显得有些兴奋。

  三部歌剧、一首名曲——这是很多观众对这三部剧的直观印象。这里面,除了《贾尼·斯基基》在中国曾经上演,并且其中的咏叹调名曲《我亲爱的爸爸》在音乐会中经常被演唱外,其他两部作品均是初来乍到,观众们对它们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都知之甚少。

  不过,正如一位观众所感叹的“伟大的作曲家自然有他伟大的原因”,普契尼作品戏剧性和抒情性的融合,同样体现在了这三部“小戏”上。指挥家卞祖善认为,这三部独幕剧,虽然舞台、灯光很简单,但依然营造出了浓郁的歌剧氛围,让观众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所在。很多观众评价,虽然从时间上讲,欣赏这三部作品相当于欣赏一部重量级歌剧,不过因为经过了三次“换脑子”,所以不会觉得疲乏、困顿。

  除了演出形式上的新鲜,三部剧本身的特点和风格于观众而言也是一种比较新的欣赏体验。如果说,本届音乐节上《玫瑰骑士》、《唐豪瑟》两部大部头歌剧,呈现了德奥歌剧深厚的艺术精髓;那么普契尼的这三联剧,则带领观众畅游了歌剧艺术世界的另一番天地。在这里,观众们有条不紊地欣赏着这三部时长均为一个小时左右的“歌剧小品”,情节紧凑、情韵盎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契尼三联剧为北京歌剧舞台吹来的新风,可能比咂摸其本身的艺术滋味,更为让人感到喜悦。

  由于完全是“中国制造”并且第一部剧《外套》演出时间是下午16时开始,音乐节方面曾一度担忧上座率。而最后的结果比预想的好,一楼观众席大概有近八成上座率。不过,也许是“战线”着实较长,不乏“抽签”观众。三部剧下来,坐在剧场里的,真正都是铁杆儿了。

普契尼三联剧之《外套》(演出剧照)

 

普契尼三联剧之《修女安杰丽卡》(演出剧照)


 普契尼三联剧之《贾尼·斯基基》(演出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