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艺术赏析人像古典音乐视觉/图片韩军摄影指挥家音乐大师娱乐 |
分类: 走近音乐大师 |
戏剧色彩
吕嘉,身兼欧洲三大乐团总监,也是意大利歌剧院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亚洲的音乐总监。这位中国华人指挥家是在海外身兼职务最多的指挥家。他的成长道路充满了戏剧化的偶然———“如果没有凑巧看到那张登有指挥大赛消息的过期报纸,如果比赛当天同为候补的其他11名选手中任何一人没有缺席,如果我乘坐的那列火车没有晚点半个小时,今天的我可能就会是另一番光景。”
如今回头看,吕嘉能在意大利“安东尼奥·佩德罗帝国际指挥大奖赛”上一举夺魁,并随即以26岁的“超年轻纪录”出任“歌剧故乡”意大利特里埃斯特市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由此迈上了“指挥大师”的道路,实在是一连串“不可能”
中的“不可能”。
幼学音乐
吕嘉生于上海,自幼跟随父母学习音乐,十岁去了北京,在结束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学习后,他到了柏林,在那里的艺术学院深造。那时候的他,与普通留学生并无二致,中午12点到深夜12点,固定在中餐馆打零工,睡上四五个小时后,跑着去赶早上8点的课。有一天,在餐馆打工,吕嘉顺手抓起了桌旁的一张破报纸,一则指挥比赛报名的消息吸引了他,寄去履历,很快得到答复:有希望参赛,但作为候补选手,等待最后通知。离比赛还有6天,消息传来:能在晚上7点赶到意大利特兰多市,就允许参赛。
偶然参赛
从柏林转道威尼斯因为意想不到的绕路耽误了许多时间。在中转站,吕嘉没能按时赶上火车,正当他准备放弃时,广播里传来消息:因为种种原因那班火车居然晚点半个小时出发!就这样,吕嘉顺利搭上了“误点车”,赶到比赛地门口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比参赛时间晚了一小时,组委会秘书已经准备关闭剧院大门。既然已经到了门口,吕嘉当然不会放弃,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评委让他登台参赛,结果一举捧得了第一名和评委特别奖。“得奖后才知道,原来我是候补的12名选手中的最后一个,因为正式选手有一名缺席,而前11名候补选手都没能来参赛,所以我这个最后一名就有了机会。”他笑着说:“结果,我这个‘候补’的‘候补’反拿了第一。”
命运总是宠幸真正有实力的人。佛罗伦萨歌剧院院长在看了吕嘉的指挥后,对这位年轻人大加赞赏。于是,1991年,26岁的他就出任了意大利特里埃斯特市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成为历史上意大利歌剧院音乐总监中的第一位东方人,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目前,吕嘉担任瑞典诺尔雪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意大利罗马室内乐团总监,同时又是英国曼彻斯特·哈雷交响乐团及英国伯尔茅斯交响乐团的常任客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