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2007-11-19 20:49:48)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视觉/图片

宗教

文化

韩军摄影

分类: 韩记茶舍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南堂(宣武门教堂)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2.祈求幸福的人们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3.南堂内景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4.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像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5.圣母像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6.南堂内景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7.愿主赐予你们幸福,阿门!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8.天佑幸福的人们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9.传达主的旨意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0.以主名义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1.幸福的路很长也很短…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2.幸福的人也需祈求更多的幸福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3.以主的名义
南堂纪事(宣武门教堂图)
p14.南堂
 副标题:幸福的与祈求幸福的人们
 
宣武门教堂(北京南堂) 中西合璧的典型
   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的南堂,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的,当时乃一间小堂、称“宣武门天主堂”,又称“圣母无染原罪堂”,建造在首善书院内,它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天主堂。
   明末清初,北京东堂,北堂相继落成,才改称南堂。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旧址上重建。除了新建大堂外,据说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和传教人员的住宅等,规模很大。因此南堂实际上是和汤若望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650年,清政府为表彰他修历有功(和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赐黄金一千两,并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一侧建造大堂。这就是当年汤若望重建南堂的由来。两年后,南堂竣工,汤若望便立石碑记述了受赐建造这座天主教堂的经过。这是北京城内继蚕池口天主教堂之后第二座欧洲风格的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