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2007-10-24 12:06:49)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视觉/图片

古典音乐

北京国际音乐节

指挥家

音乐大师

韩军摄影

分类: 音乐节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1.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2.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3.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4.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5.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6.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7.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8.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9.水蓝的指挥风采
新加坡的交响乐团 <wbr>中国制造的优秀指挥(图)
10. 水蓝的指挥风采
 
 
  作为一个中国人,水蓝已在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位置上坐了十年。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录音指南》上,美国评论界将水蓝推荐为“已晋升世界级乐团的指挥大师”。

  “说实话,我跟新加坡交响乐团从来就没有蜜月期可言,我们总是非常繁忙。”水蓝个子很小,说话轻柔缓慢,一旦笑起来,温和宽厚的亲近感就从他嘴角荡漾开来。

  水蓝的性格并不强硬,这使得他“花了三年时间,才让乐团信服”。但他的举措又是果断的,上任十年来,他领导新加坡交响乐团录制了18张唱片,使得这支年轻乐团留下永恒的历史之音,其中包括全套的齐尔品交响乐作品。昨天晚上,水蓝带领新加坡交响乐团献演于上海。

  他跟谭盾、瞿小松、叶小刚等人经历着同一个时代,郭文景、谭盾他们在中央音乐学院每写出一部新作,水蓝就帮他们排练出来,在学校小礼堂首演。“那个年代的中国音乐是很兴旺的,当时大家什么也不懂,什么都好奇。老师鼓励学生创新,大家就像一个小团体一样,在一起探讨研究,非常有意思。”几十年之后,他又把大家的作品带向全球,“每年我基本上都会委约谭盾、郭文景他们创作,然后带到各地首演。只要在欧洲演出,我都会放一个中国的现代作品。”

  水蓝并不认为自己是有指挥天赋的人,这个职业甚至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圆号演奏家韩小明眼里,水蓝是典型的“勤奋型指挥”:“每次音乐会结束了,大家出去喝酒吃饭,他从来不去,一个人回酒店看总谱,准备下一场音乐会。”

  《第一财经日报》:你一开始是学小提琴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指挥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为什么会选择它?

  水蓝:我12岁开始在总政当文艺兵,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想当指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提琴家。那个年代的指挥家很模式化,在我看来是很不光辉的职业,甚至有点蠢(笑)。

  我18岁时因为踢球伤了左手手指,没法摁琴弦——即便是那个时候,我也不愿放弃小提琴。后来没办法拉琴,我就被派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作曲,但我也不喜欢作曲,那实在是太慢。当时徐新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原系主任)一直认为我有指挥的天赋,极力推荐我。有一次他为总政排练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时,说自己病了,要我代他排练一下。我排得乱七八糟,完全听不到乐团的声音,就自顾自打拍子。后来我才知道,他一直站在角落里看着我。

  徐新老师去年过世了,我也留下终身疑问,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就认为我能当一名指挥。在当时来说,那确实是我迫不得已的选择。

  《第一财经日报》:你1986年到波士顿留学,第二年就获得了法国贝桑松指挥大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当年小泽征尔也是通过这个舞台走向世界,对你而言这个奖有何意义?

  水蓝:以前在中国学音乐,我只知道小泽征尔和贝桑松指挥大奖,所以就去参赛了。这个奖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鼓励,当年所有得奖者都只有20多岁,但一位指挥家的艺术生命却很漫长,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发展后面的几十年。

  指挥家和独奏家不同。独奏家如果获奖,说明你已经准备好踏上国际舞台了,但指挥大赛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第一财经日报》:你到新加坡交响乐团已经十年了,要统领一个乐团,没有一点铁腕似乎很难做到?

  水蓝:以前我在新加坡交响乐团任客席指挥时,不得不让步,因为一个星期不可能把一个乐团完全调整成你喜欢的那样。但担任音乐总监后,这就是自己的乐团了,你可以打造自己想要的声音,不需要很强势,而是循序渐进,你就会看到改变。

  我们乐团的风格就是民主,在这样一个多国家、多文化背景的乐团,必须实行民主。我们有经理、经理委员会、乐队委员会、声部长委员会、节目策划、领导等等——整个乐团像公司团队一样,分工细致,关系紧密。这种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团体推上去。当然,很多乐团是由指挥家一个人说了算,这在管理上比较容易,但乐队是需要集体智慧和努力的。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时,即使所有的音符都能拉对,但只要缺少灵魂,那么音乐就是死的。

  《第一财经日报》:欧洲有些乐团在任命新指挥时,一般是通过乐手投票选举。作为一个入驻他国的外国指挥家,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人信服的?

  水蓝:新加坡交响乐团的指挥是由董事会决定的,他们会在近几年的客席指挥中寻找人选,再咨询乐团整体的意向,综合考虑后作决定。

  我现在签的是开放式合同,没有时间限制。我现在在乐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我觉得做到一定程度,应该让新人来接手,这样才能促进乐团的发展,所以我不会永远留在新加坡交响乐团。
 
指挥家水蓝资料

  水蓝于1997年作为音乐总监加盟新加坡交响乐团。在他的指挥下,乐团开始为国际唱片品牌BIS录音;他带领乐团进行了数次成功巡演。出于对亚洲音乐创作的支持,水蓝充满热情地首演和委约亚洲和新加坡作曲家的作品。


  在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之职以外,水蓝近期指挥的乐团包括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博物馆管弦乐团、柏林德国交响乐团、柏林喜歌剧院乐团、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丹麦广播交响乐团、丹麦皇家乐团、丹麦欧登塞交响乐团、法国卢瓦国家乐团、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以及德国路德维希港的莱茵国家爱乐乐团等。他还兼任丹麦阿尔堡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他将于2007-08音乐季开始担任哥本哈根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水蓝指挥过的众多乐团包括美国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加拿大卡尔加里爱乐乐团、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休斯敦交响乐团、瑞典马尔默交响乐团、德国慕尼黑室内乐团和坦佩勒爱乐乐团。他曾在世界各地音乐节上指挥演出,诸如坦格伍德、阿斯彭、“向韦尔谷喝彩!”、“圆顶”、东方音乐、国家乐团协会及卡萨尔斯音乐节。


  水蓝生于中国,1986年指挥北京中央乐团作为其职业首演,之后被任命为北京交响乐团指挥。1990年他指挥了洛杉矶爱乐乐团夏季音乐节演出,引起著名指挥家戴维"津曼的注意,津曼邀请他于1992年前往巴尔的摩交响乐团担任指挥。1994年至1997年,他在底特律交响乐团担任尼姆"雅尔韦的副指挥,同时在纽约爱乐乐团作为库特"马苏尔的助理;此外还在巴黎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作为布莱兹的青年指挥家项目的组成部分。


  水蓝目前为BIS唱片公司录音。他指挥马尔默交响乐团的录音包括阿诺德、欣德米特、费恩斯特罗姆的作品。他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历史上首套齐尔品(亚历山大"切列普宁)交响曲全集广受瞩目。水蓝数度荣获国际性奖项,包括北京音乐节、纽约切列普宁协会和第37届法国贝桑松指挥大赛的奖项以及波士顿大学杰出校友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