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视觉/图片古典音乐北京国际音乐节韩军摄影钢琴家音乐大师 |
分类: 音乐节 |
艺术家介绍
1.朗朗(钢琴)
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以其深刻的个人魅力显示出与观众交流的超凡能力并使他自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令人兴奋和激动的杰出钢琴家之一。他是迄今为止第一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均有合作的华人钢琴家。
郎朗1982年出生在中国沈阳,3岁学琴,9岁入中央音乐学院, 199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1999年在拉文尼亚音乐节上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协奏曲,取得戏剧性成功。他与众多顶尖级乐团和指挥家有过大量合作。出色的天赋与热情洋溢的个性使他成为当今古典音乐的理想使者。
2. 乔纳森.诺特(指挥)
乔纳森"诺特,英国指挥家。2000年1月起开始担任班贝格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热心倡导当代音乐。曾与柏林爱乐乐团等世界知名乐团合作。
3. 班贝格交响乐团
班贝格交响乐团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创建于德国城市班贝格,在此之前该乐团是布拉格的一些优秀德国音乐家组成的德国爱乐乐团。历任首席指挥有阿尔伯特、约胡姆、凯尔伯特、施泰因等,2000年起由英国年轻指挥家乔纳森"诺特担任首席指挥。乐团的演奏秉承了深厚的德国音乐传统。
作品介绍
1.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 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作品491号
莫扎特于1756年1乐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逝世
于维也纳。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大师之一,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数量极为惊人的音乐作品,体裁几乎遍及音乐创作的所有领域。这些作品中有很多杰作足以代表人类在音乐创造上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它们在二百多年后的今日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的曲目,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和声乐作品等。在莫扎特创作的27首钢琴协奏曲中,只有第20协奏曲(作品466号)和第24协奏曲(作品491号)是以小调创作的,前者为D小调,后者为C小调。相对于大调,小调的色彩偏重阴郁,音乐内涵更多悲剧因素。这在莫扎特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人们喜欢明朗和欢快,他们希望从音乐中得到的也几乎永远是欢乐的享受。但深沉、严肃、悲剧色彩毕竟是人性中的组成因素,不管它积淀得有多深。尽管我们没有书信和其他材料解释莫扎特以小调创作钢琴协奏曲的原因,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莫扎特并非以小调音乐来表达个人心中的苦难,而是有更客观的原因。
这首协奏曲于1789年3月24日完成,4月7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钢琴独奏。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小广板;第三乐章小快板。
[演出时间] 晚7点30分
[演出地点] 保利剧院
[演出曲目]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
作品491号
古斯塔夫"马勒: 大地之歌
钢琴:郎朗
女中音:利奥芭"布劳恩
男高音:斯图尔特"斯凯尔顿
演奏:班贝格交响乐团
指挥:乔纳森"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