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提琴家音乐中国爱乐乐团 |
分类: 走进音乐厅 |
当代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潘德列斯基
克里斯托夫·潘德列斯基是当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潘德列斯基1933年11月23日出生在波兰的德比札,曾在弗朗西塞克·斯科里谢里斯基门下学习指挥,18岁进入克拉考音
|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潘德列斯基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重要有合唱与管弦乐作品《最后审判日》、《乌特伦亚》、《宇宙演化》(为联合国所作)、《所罗门之歌》、《圣母颂》、《感恩赞》、《波兰安魂曲》、《耶路撒冷的七座门》、歌剧《劳敦的魔鬼》、《失乐园》、《黑面具》、《乌布王》、管弦乐《声音的性质》(为祖宾·梅塔所作)、以及6部交响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大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以及大量室内乐作品。
1972年,潘德列斯基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与世界各大乐团展开了频繁合作,并很快就赢得了广泛赞誉。他曾是汉堡广播交响乐团和莱比锡中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自1992年以来,他担任了波多黎各圣胡安卡萨尔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1997年9月出任瓦尔索维亚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从1972至1978年,潘德列斯基出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1987年潘德列斯基获得由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颁发的卡尔·沃尔夫奖。1988年他以《第2大提琴协奏曲》获得格莱美大奖;1999年他又由于为安妮-索非·穆特所作的《第2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两项格莱美大奖。2000年潘德列斯基在法国戛纳接受了“最优秀的当代作曲家”称号。2001年他获得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杰出艺术家大奖。2003年潘德列斯基担任阿斯图利亚斯艺术家基金会合唱团艺术总监。
潘德列斯基曾获众多大学的荣誉勋章及荣誉教授职位,这些大学包括: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华盛顿乔治敦大学、 罗马国家音乐学院及柏林艺术学院等。自1998年起,潘德列斯基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荣誉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