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味道
(2011-09-16 10:35: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喜欢大同这个地方,主要是喜欢大同这个地方的味道。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味道,这个味道似乎就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大同是个古城,这个“古”不是说它的历史有多么多么长,这跟人们所说的赵武灵王最早设郡或者鲜卑拓跋率先建都不无关系,但关系不大。这个“古”就是一种味道,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比如一种酒,要想形成它特有的味道,是要在时间的概念里慢慢酿的,在这个酿的过程里,会有许多构想、许多习惯、许多偶然的或者非偶然的因素加进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作祟的成份存在,就像那部叫《红高粱》的电影里的一个镜头一样,有可能在酒的酿造过程中有人豪迈地将一种叫做“尿”的东西撒进去,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因素让一种东西成了这种东西。
如果把大同作为一坛酒,那么这坛好酒就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酿造出来的。大同有着特殊的风土、大同有着特殊的历史、大同有着特殊的人文环境,所以大同这坛酒的味道与众不同。如果把历史当成做酒的原料,把时间当作做酒的工匠,那么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无疑是这种酒的味道里必不可少的佐料。这些佐料包括那些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遗产们。大同的物质遗产很多,驰名中外的就有云冈、悬空寺等等若干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之又多。所谓“遗产”其实就是一种悠久的味道,“耍孩儿”很有味道,“一唱三咳咳”的咏叹总是让人想起耕作于田间的妇女或者汉子,在疲乏之余,挺起身来,对着北方万里无云的蓝天尽情的渲泄;二人台在小小的舞台上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唱、耍、嬉、闹,把北方民间人物的率性、粗犷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广灵剪纸剪着生活、剪着岁月,也剪着岁月之中的酸甜苦辣;晋北鼓吹在娶亲的院落、在送葬的路上,吹打出一片红火热闹的天地;左云楞严寺音乐、阳高道教音乐在袅袅的香烟缭绕之季,让神秘的生命色彩变得更加神秘……。还有铜器,那些在火中炼、锤下煅、石下打磨的铜们,当它们作为一种有形的东西立在那儿的时候,一种“味道”也就产生了;还有布人儿、泥人儿,还有木雕、石刻,还有数也数不清的民间工艺,把大同这坛老酒弄得五味杂陈。而当浑源凉粉以红艳艳的辣、格吧吧的脆、软溜溜的筋道加进大同酿造生活的酒具里的时候,大同的味道也越加地浓了。
这是一个城市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