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躲在镜头后面的人
一上船,我就被这样一位老人所吸引。他看起来接近六十岁,身体很健壮,头发花白。他显得有些孤单,但也并不忧郁。这个人安静,内敛,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他像个局外人,安静地来去,和气而从容。看样子他不像水手,倒是像个英国的老绅士。老人身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那是种只有老年人身上才有的魅力。
有一天在甲板上遇到他,看到他低着头对着大海,看起来有些孤独。我远远地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发现了,朝我笑笑,我也朝他笑笑,就走开了。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绿色和平最宝贵的财富,最资深的摄影师。他叫JOHN
NOVIS,伦敦人。上船的那天,为我们举办的一个摄影小展览就主要是他的作品。我想起来了,他的作品很简洁,很朴素,有很生动的情感在里面。
前天,我们第一次飞行。我们正好并排坐在直升机的后座上。那天因为卸掉了机舱门,所以马达声特别大,而且把头伸出去的时候,风打在身上都痛。我在想,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也跟年轻人一样把身体用安全带固定在椅子上,然后探着头去拍摄,真是不容易。那天拍了整整两个半小时,飞行耳罩好像出了故障,噪音大得厉害,耳膜震得生痛。飞了一会儿,我看老人的表情有些痛苦,后来我实在被那鬼东西夹得难受,干脆把它摘扔了。
飞行结束,我耳朵里面嗡嗡直响,听的声音都是空洞洞的,别人说什么我听着都是英语。下飞机的时候,他朝我笑笑,伸出了大姆指。这样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航拍就结束了。飞行的时候,我和老人并排坐在一起。他拍右侧,我拍左侧。
昨天晚上,小刘把老人拍的照片精选了一些给我看。我感觉他拍的东西都特别简洁,规则。没有多余的东西。
晚上吃过了饭,我和小刘约他在船上的酒巴聊天,算是接受我的一次采访。
交谈中,知道JOHN
NOVIS今年五十八岁,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拍照片。他年轻的时候一直从事商业摄影。到了八十年代,在听了一堂摄影家的讲座后,突然改变了对摄影这门行当的看法。他开始从事新闻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摄影。一九八五年加入了绿色和平组织,到世界各地开始拍摄与环境和自然有关的照片。他说他摄影生涯中有三次感到了巨大的震憾。一次是去中国拍黄河源头,另一次是去喜马拉雅山拍摄融化的冰川。另外一次是一九九七年参加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的考察和拍摄。一九九九年,他的照片受到了世界摄影界的关注,他在巴黎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千位摄影师,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影响的讲座。那是他摄影生涯一个值得荣耀的时刻。
J JOHN
NOVIS认为绿色环保的摄影里要包含一种行动力。这跟新闻作品不同,因为新闻作品往往过度要求客观和中立。而在这里面,摄影师要告诉观众:你并不是跟这件事没有什么关系。这里面要有一种明确的倾向或者是暗示。
另外摄影的价值在于它光和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JOHN
NOVS认为越简单的东西,常常是越明确,越有效。好多刚入门的年轻人,认为照片中的信息越多,越复杂,照片才越有价值,其实是错误的,越单纯越朴素的摄影往往才是最好的。
他还说要拍好照片,要先让别人注意不到你的存在,要把自己隐藏在镜头后面。比如要拍街上的行人,你就要先在人群中淹没,消失。否则你拍不到好照片。至于怎么能把自己藏起来,他说他有好多招数。他跟我讲他见过一个菲律宾的女孩子,刚开始谁也不知道她是摄影师,后来她拍了很多非常漂亮的照片出来。她就是个非常低调,不张扬的姑娘。
JOHN
NOVIS说摄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不会退休,将来拍不动了,他可以写写书,或者教教课。他这辈子都离不开相机。他永远隐藏在镜头后面,通过取景器来窥探这个世界。那里面永远都有你没发现的东西。
他本人是苏菲教徒,也喜欢禅宗和佛教。他说自己的作品在宗教中得到了很多启迪和力量。有时候他喜欢自己一个人,什么也不做,喜欢一个人沉思,喜欢宁静。
JOHN
NOVIS和妻子离异,有两个女儿,他现在都已经做了外公,他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生活了十几年,他也有个女友在泰国,所以他经常生活在亚洲。
JOHN
NOVIS用自己的镜头纪录这个奇妙的世界。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喜欢到处走,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他的朋友。

看看这个: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5NjY0ODQ=.html
大家支持一下:
http://act.greenpeace.org.cn/video/mailafriend.php?vid=4&cat=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