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旅行/见闻 |
分类: ■絮语杂评·观察前瞻■ |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怀柔县城28公里处的黑坨山自然风景区。该风景四面环山,南有雄伟险峻的古长城衬托,北靠京北第一高峰黑坨山(海拔1534米),看上去确是一处寻幽、访古、休闲的好去处。
此处景区之所以引来众多游人,据当地人介绍,是因为该景区内保留有唐代和明代的长城,约40华里。东北与古北口、山海关相邻。西与八达岭衔接,是我国现今保存下来的古长城中特色较为鲜明的段落。
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的修葺一新,漂亮壮丽相比,这儿的长城则更显沧桑,大多未经修缮,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模样,充分体现了长城的惊、奇、特、绝、古的特点。
然而,在游览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段长城的整体保护现状却着实令人堪忧。
此段长城历尽沧桑,几百年来,由于风雨剥蚀和历史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墙体已经塌落;有些段落的墙体虽未坍塌但墙砖也已松动,摇摇欲坠;有的段落则已化为一片砖砾,如同劫后废墟。除高大雄伟的“南大楼”等少数景点较为完好,其余大多已有不同的残缺,破损。
而且游人在攀爬中,部分松动的城砖,蹬踏中滚落下来,极不安全。在通往景点“天梯”的路段更是惊险,大部分游客都是望而却步,只有极少数胆大的游客在向上攀爬,而随着攀爬者蹬落的砖土滚下悬崖峭壁,下边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着实为上边的人捏了一把汗。
据当地人介绍,此处风景区原来曾被某公司承包过,但曾有游客在此出过伤亡事故,便放弃了。之后便再少有人问津。现在来这游玩的游客都是自发而来。景点中没有任何提示性语言和标志,也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一切后果游人自负。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游览中,笔者便听到游人不下十余次的惊叫声,并看到有游人在攀爬中滑落,幸好被山上的树丛挡住,才未发生意外。
此段长城大多未经任何人工修整(极少部分墙段似仅用白灰进行过简单修补),展示了古长城的原汁原味,游人在游览过程中,虽能体验攀岩的新鲜与刺激,然而随着游人的增多,本已残破不堪的城墙,在众人的蹬踩下更是雪上加霜了。这种没有组织,没有保护的“野游”,不仅游人自身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同时也会使本已伤痕累累的文物古迹毁损殆尽。
长城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独一性不仅表现在实体上的独一无二,更多地体现在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上。从这一层面上讲,长城具有了太多的含义。
此段长城的现状令人担忧,长城实体的破坏每天还在发生着。
北京市文物有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根据世界各国法律,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文物归国家所有,从所有权和法律规定上,保护文物是政府的责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愿此段长城能够尽快得以抢救和保护。
希望国家文物部门及当地相关部门给予重视。
![]() ![]() |
![]() ![]() |
![]() |
敬请关注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