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女人三十以后应该怎么过
虽然和片中的两位主角性别不同,年纪不同,也身处不一样的环境,周秀娜饰演的林若君和郑欣宜饰演的黄天乐是典型的香港都市女性,笔者却是打拼于北京的北方男人,但是因为天下皆准的成长困惑,以及故事中流露出的紧迫感和幽默感,触动内心的故事,让人发自内心的备感亲近。
是的,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曾共同面对过的成长阶段,林若君人到三十,照理来说还是年华正好,却因为按序就班的沉闷人生,而过早出现了衰老的迹象,多年来用心用力在职场打拼,依然没有安全感,和男友相恋多年,却似乎一年淡过一年,回到家里才发现,父母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面对日复一日的车轮人生,她迷惑了,未来似乎很长,又似乎都是同样的一天。
黄天乐则是另一种女生,她身患癌症,却不急不躁,无需考虑工作和前途,无需苦恼没有帅气的男友,也根本不必在意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每天只是逛吃逛吃,TVB剧里面讲滥了的那句“开心就好”的生存哲学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彻底的落实。
这样两个处于极端状态的”29+1”女青年住到了一起,她们一开始极不适应对方,但是随着不断的碰撞和磨合,两个人渐渐发现,对方身上拥有自己一直要想的一种东西,是自己一直刻意回避却无法摆脱的那种生活。
作为一部由舞台剧改编的作品,《29+1》有着紧致的戏剧结构,两个截然不同女生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一对双生花的关系,无论是人物的性格冲突,还是剧情的走向,都在流畅而又灵动的叙事节奏中,营造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悬念。
香港女导演彭秀慧在2005年自编自导自演了舞台剧《29+1》,当时就触动了一代30,在12年后把它搬上大银幕,无论是剧情叙事,还是人物塑造,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实比较明显的是周秀娜献出了从影以来的最佳表演,特别是开场起床,妆扮,赶公车,开会,一连串紧张的情节,串起了女人三十的拼搏,热情与麻木之间逐渐模糊的微妙状态。
把三十岁的年华完全奉献给了这座城市,用青春去装饰这时代的华丽,这么做值得吗?影片以细腻感性,而又不乏女性俏皮的故事,把这个问题轻轻抛给所有观众,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感官体验之外,也在短暂的愉悦和静憩之余,思索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松松绑,趁着年轻,去尝试一下黄天乐的生活。
三十快乐,许多年前,许鞍华导演了《男人四十》和《女人四十》,那个年代的节奏相对抒缓,人们在三十岁还是花样年华,到四十岁临近中年才开始困惑,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新一代的年轻人在30岁时就经历了很多很多,未老先衰和幼稚病都普遍存在,《29+1》以全新的角度和故事重新定义了现代女性的年龄感。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三十岁,特别是生活在都市的打工族和白领,应该都有过和林若君或黄天乐相近的经历,或许曾拼命为未来打拼,或许曾贪图青春的欢乐,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是每个人,无论男人和女人都共通的成长记忆,影片让两个主角同年同月同日生,就是在喻意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生,不管紧张或者轻松,都可以在三十岁来临时重新审视人生,做出属于自我的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