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参加英语大赛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际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国际化人员和信息交流的增加,英语大赛中取得好名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有的孩子是因为有特殊的背景,譬如,从小国外上过几年学。有的学生有特殊的家庭环境,父母懂英语并且特别重视孩子英语教育,帮助孩子用英语读书,看英文电影,出国游学,请外教等,用尽一些方法提高孩子英语水平。还有一些学霸级的学生,记忆力超群,同是又是英语发烧友。上述这些学生当中还有一些人,坚持年年参加大赛,结交这个圈子的朋友,学习别人的经验,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资源,最终获得好的名次。所以,一般参赛者,获得好名次的机会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事实是这样的。
首先,参赛的家庭是重视孩子英语教育的家庭,目的应该是,开阔英语学习的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要求,结交这个圈子的同学和家庭,获取英语学习信息和资源,把英语学习和参赛当成习惯,来促进孩子的英语学习,最终成为可以掌握英语的人才。
参加这样的赛事,一定要有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的心态,要有参加五年八年进不了全国的准备。要的就是这个参与的过程,用这个过程来促进孩子的英语学习,让英语学习不间断,同样智力的学生,常年参加的和不参加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所以,有了这样的态度,就会很淡定,不去过分在乎名次和分数。家长更不应该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为准备参赛过分打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有了一次参赛的经历后,要早早积极准备下一次比赛,和参赛结识的朋友们交流,网上收集各种信息,并积极和其他朋友分享。自己演讲部分可以通过准备好的稿子,反复学习模仿练习等方法来提高,评委的随机提问才是英语水平的根本体现,这需要常年的积累,这个过程恰恰就是英语水平提高的过程。
咱们双语学校从这次参赛起,就把参赛做成课程,常年开设,定期进行实战练习,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借机提高学生的实用口语水平,即便这样,也抱着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的心态,不给孩子过分的压力,让每个孩子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有英语水平的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准备,不懂英语的家长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万万不可以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给孩子的英语学习投阴影。
有一次,一位妈妈在比赛结束后,对孩子的分数很不满意,提出抗议,结果,举办方拿出录像,让她看孩子回答外国评委的问题的情况,听完翻译和解释,妈妈和女儿抱在一起痛哭。
如果想让孩子去拿个多好的名次,还是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