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琴,学拍片

标签:
古琴摄影 |
分类: 音乐鉴赏 |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故宫博物院围绕该主题,6月8日举办一系列活动,呼吁公众珍爱文化遗产,守护人类文明,并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传递到公众身边。
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赏七弦雅韵,品古琴艺术”,大家共聚紫禁城,品味悠扬的古琴雅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为题向到场的公众展示故宫建筑之壮美,馆藏文物之精美,将故宫博物院未来宏伟规划展示给观众。


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无论从琴制、琴款、琴派、琴社、琴史等,都可谓中国器乐艺术之大成。故宫现收藏有唐、宋、元、明、清各类古琴30余张,分为木、铜、铁、石等不同材质。而且还收藏与古琴有关的琴谱、琴箱、琴桌等珍贵文物。无论是古琴收藏,还是相关的学术研究,故宫都可谓首屈一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古琴演奏家高培芬和她的乐团向大家展示了古琴独奏《关雎》、琴舞《长门怨》及琴诗歌表演《阳关三叠》等。通过古琴名曲表演,古琴知识传授,让大家品味悠扬的七弦雅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培芬简介


高培芬简介
高培芬,中国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着名古琴演奏家、山东古琴社社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古琴教师,师从中国诸城派古琴第四代嫡传张育瑾、王凤襄先生,现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济南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古琴简介]
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美的琴器、浩瀚丰富的琴谱文献、独特的演奏艺术魅力、极具儒道释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髓而著称。古琴有两最:
一是最具中国民族代表性。“八音中惟弦为最,而琴为首”、“琴统大雅之尊”。古琴是全世界音域最广、音质最雅、音色最丰富的乐器,也是最具中国民族律制特色的乐器,三分损益律定弦,纯律定徽位,以徽位取平均律之音,旋宫转调方便,音质刚柔相济,音色玲珑剔透气疏韵长,是众多中国民族传统乐器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二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古琴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从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及《礼记》、《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诸子百家书籍中,都有很多关于琴详细的记载和论述。儒家总代表孔子教学的核心“六艺”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以琴为载体的“乐教”居第二位。孔子还提出培养人格修养的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于是便有了中国文人“士无故不撤琴瑟”之传统,可见“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在法国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7年诸城派古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首届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选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培芬,2008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高培芬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8年诸城派古琴再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级非遗保护项目,它将得到世界范围的研究与保护。
-
----转自山东省古琴专业委员会博客
----转自山东省古琴专业委员会博客
后一篇:北京植物园巨魔芋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