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遇到摄影爱好者也是同行的王老,他说拍颐和园建筑不可忽视治镜阁废墟,建议我一定要去看看。治镜阁地处西湖,四面环水,平日无舟难去,只有等湖水冰冻后避开巡逻的保安才能上去。我立刻对这神秘的小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百度治镜阁,有介绍:“治镜阁岛是昆明湖中三座大岛(另两座是南湖岛和藻鉴堂岛)之一,位于北京昆明湖的西湖西水域中,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乾隆乾五十年的《题治镜阁》诗曰:“湖中峙城阁,向题曰治镜。是盖有二义,申之以斯咏。一曰镜古治,善政与恶政。一曰镜今治,敬胜及怠胜。敬则其政善,民安而俗正。怠则其政恶,君骄而臣佞……”治为治理,镜为明察,治镜阁四面环水,波光可鉴,每当登临,正可提醒乾隆自己要时刻以史为鉴,明察政事,治国安民切勿懈怠和骄傲。”
“治镜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约在乾隆二十六年建成,是一组圆形城堡式的高大建筑。城堡共有内、外两重圆形城墙,外城直径59米,设东、南、西、北四门,城门上方分别嵌有乾隆御题的四字石额:“秀引湖光”、“豳风图画”、“清含泉韵”和“蓬岛烟霞”,分别咏赞所能观览的四周风景。城墙顶部四面分别建有一座观景敞亭,四座观景亭之间有六十间游廊连成一圈,四门外湖畔各建有一座临水码头。内重城墙直径为35米,四面与外重城墙相对也建城门四座,门上石额也为乾隆御书,南为“南华秋水”,北为“北苑春山”,东为“辉朗东瀛”,西为“爽凝西岭”,不仅在咏赞四围风光时巧妙地嵌入了四个方位,还隐含着春夏秋冬四个时序。内外两重城墙之间引湖水分隔,内外城门之间架四座石桥相连。内城顶部还建有一座三层的十字形楼阁,从下至上分别悬挂乾隆书写的“仰观俯察”、“得沧州趣”和“治镜阁”三方匾额,阁四面各建一座二柱三楼的牌楼,南面东西两侧则对称建两座四方攒尖观景方亭。整座建筑不惜工费,极力追求造型的奇异瑰伟,正如“蓬岛烟霞”的匾额,显然是乾隆等人对想象中的仙山琼阁的模拟。”
1月21日朋友带我踏冰上了治镜阁遗址。他说日前施工人员已经清理了杂草和小树,估计年后修整,废墟原貌也许被破坏再不可见。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走进治镜阁废墟,外观是座夯土城堡,十几米高的圆形围墙。墙上无门、无窗,只有一条不足1米宽的缝隙可以出入,通过“一线天”进入城堡,里面空荡荡有几棵歪树,墙体上有许多凹坑,可能是当年安放梁柁的所在,孤鸦凄鸣,荒凉至极。
一棵烧焦了的大树伫立在岛边,斑驳的影子与伤痕累累的城墙遥相呼应,透过树根的空隙看到玉泉山宝塔的倩影,冥冥中似乎听到整个废墟在呐喊,残墙断垣诉说着它历史,荒草和杂树展示着被遗忘的凄凉,即使修复也难再现治镜阁当年的壮观。

夕阳西下

夕阳老树枯枝


一线天







透过枯树遥望宝塔



残垣断壁

顽强挺立湖边的枯树

冰上历险探废墟

治镜阁原貌再现
zhijingge
治镜阁平面图
文中图片无迹用索尼微单3C学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