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读《野狼》葫芦丝曲

(2010-06-19 22:59:48)
标签:

休闲

分类: 音乐鉴赏

释读《野狼》葫芦丝曲

 

 

文/葫芦丝演奏:原野诵读:无迹


    这首《野狼》是由赵洪啸老师所创作的一部宏大的葫芦丝独奏乐曲。《野狼》主题深刻,意图用葫芦丝表现“人与自然、生与死”的重大主题,赞美了大草原的辽阔壮丽;表达了对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的控诉和忧患;呼唤良知、呼唤对大自然和所有生灵的尊重;抒发了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热炽衷肠。

    和以往的葫芦丝音乐作品相比较,《野狼》篇幅宏大,层次鲜明,结构严谨。乐曲采用多段体曲式结构。全曲分6个段落,另有引子和尾声,共273小节。乐曲按情节发展以陈述方式铺开,按照不同的音画场景层层递进,起承转合衔接流畅,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宏观审视,《野狼》通篇是为音画方式的大写意,浓墨重彩,刚劲有力,大气磅礴;细处斟酌,则工笔细腻,哀婉回肠,悲切动人。

    《野狼》风格独特,音乐语言独树一帜,富有激情,扣人心弦,生动刻画了大草原上从生意盎然到万物凋零的变化,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野狼的旋律,运用了蒙古草原长调的元素,创作手法上以写意为主,场景恢弘。每一个段落均有明确的意境或者心境的表述:

    引子为苍凉的基调(意境:辽阔而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上牛、羊、鹿、马等食草动物悠闲地吃草,一群野狼在悄悄地设伏......

    三声狼嗥后引出狼的音乐主题动机(3---6363----632------621----)先是单音演奏,后为带有阳刚之气的三重音演奏(2侧副管全开)

    第二段的快板,急促紧张、充满阳刚之气。两声召唤以后,群狼突然发力开始围捕猎物,整个草原沸腾起来,尽力的追逐与逃命,后来随着猎物的哀号狼的热烈庆祝后,牛虻也来凑热闹结果被打死。

    第三段 单管吹奏,展现了草原晨曦的幽美宁静以及露水朦胧之中狼群亲情和睦的温馨。

    紧接着以双管、碎音技巧吹奏的第四段,是狼群嬉戏玩乐的欢快舞曲。当音乐发展到顶点时,旋律戛然而止。

    从第五段“悲情的主题”开始,情绪急转而下。悲凉的单音主题开始,表现草原大漠秋风,逐渐沙化,人类对于野狼及其他动物的灭绝性屠杀,导致残存的野狼濒临绝境。

    第六段“狼的悲恸、哭泣”——大跳度下行的近似剁duò音,模拟哀怨无助、回肠欲断的孤狼哭泣。随后第七段以双音、音序打音表现野狼绝望无助、奔走荒原。野狼绝望地奔跑:有力量却没有猎物、奔跑却没有方向的悲凉......

    尾声是引子主题的再现,黄沙吹荡,白骨嶙嶙,昔日丰茂的水草消失殆尽,野狼的雄风、智慧、亲情随蔽日黄沙飘散、消亡……

    第257至266小节以三重音吹奏,再现狼的主题,但此时只剩下虚幻的图腾……全曲在孤狼宛如痛苦呻吟般的两声悲怆的嗥叫声中结束。

    《野狼》以三管(三重音)降B传统葫芦丝演奏。

    演奏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精湛的吹奏技巧、深厚的气息功夫之外,还必须掌握碎音的独特技巧。

    此曲音乐气势激奋昂扬,如奇峰屹立,苍劲挺拔,速度、力度倏忽多变,强弱变化幅度相当大,特别是三管全开时需要演奏者需要具有强劲的气息作支撑。乐曲中大量密集快速的32分音符乐句要求指法十分娴熟。

    各种技巧的合理运用,使乐曲旋律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对比强烈,顿挫跌宕,惊心动魄,音乐含蓄而意韵深远,充满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