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法碑贴太极高手九层之台 |
分类: 生活随想 |
我练过体操、学过舞蹈,无论是模仿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还是身体的柔性都较一般人强,所以深得师傅的器重;加之自己非常“用功”:只要是有好的拳理书或录像带一上市,缩衣减食也要收为己有,拳、剑样样都学;一有出差的机会,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公园,求师学艺、切磋拳法。在练拳的圈子里,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也算是姣姣者,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誉,不免有点飘飘然起来。
直到有一天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太极高手,只见他袭一身白衣,气质高雅,拳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飘逸自如,令人赏心悦目;与其推手,他是无声无息,我是招招失衡,而他只是点到为止,我这才知道自己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师傅说:“早就看过你的拳,虽练得刻苦,很有毅力和悟性,但你没有找到太极的真谛”。要培养自己具有“太极”的胸怀,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又对立统一,互融一太极圆的运动,共享其乐、共受其益。他说,学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两德”:一是要有口德,出口不能伤人;二是要有手德,不要与人论高低,出手伤人;练拳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师傅不仅武艺高超,品德更高;他不仅教我怎样练拳,更重要的是教我怎样做人。
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不论学习什么学问或技术,都应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先打好基础,再求进一步提高。就如练习书法一样,应该从描红、印格开始,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渐至临摹碑贴和白手作书;并在学好楷书以后,再学行书、隶书;这样基础打牢固了,日后造诣也就渐趋精深。我原来犯的毛病就是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热衷于参加比赛、拿名次,结果走了弯路。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过去我打拳对拳的步伐、套路已做到捻熟,但总是缺少拳味,原来这拳味就是武术之魂,欠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拳非小道,武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和中国古代哲学、书法、文学、兵法、佛学、道学、医学、舞蹈、音乐一脉相通的综合艺术。拳到了一定的高度,艺在拳外。
人生有限而武艺无穷,只有多练、多悟,才能攀登高的境界。
写于2001-08-10
文章引用自:http://bbs.qq.com/cgi-bin/bbs/bbs_old_content?groupid=100:10008&messageid=19311&datetime=20010810055341
前一篇:在心中植上一株常青藤
后一篇:淡淡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