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长坂坡位于湖北当阳市城区。古称栎林长坂。因多栎树得名,后林毁改今名。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圣公传》载:栎林长坂在(当阳)县东北一百四十里;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东有栎林长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栎林长坂,在长林县(县治在今沙洋县后港镇)西北九十里”(五代后晋《旧唐书•地理志》云:“长林县,晋分编县置,以其有栎林长坂也”)。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长坂,在当阳县东北三十里”。明末清初顾炎武《肇域志》载“长坂,在当阳县北六十里,曹操追昭烈及于当阳之长坂,张飞将二十骑断后,即此。”
因史籍所载长坂位置不一,导致今有湖北当阳和荆门掇刀二地说,盖因当阳县治所屡有变迁之故-----史上当阳县治是从今荆门西南始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长坂又名长坂坡,在今湖北省荆门县西南),经几次迁移才迁至今当阳市区的。据考证,东汉当阳城在今当阳淯溪镇、坝陵街道一带。其中古玉阳城城址(即任家垄城址)位于淯溪镇绿林山旁,呈南北向,长400米,宽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曾在此出土了“汉永平元年吉”(永平系东汉明帝刘庄年号),“永元”(系东汉和帝刘肇年号)等铭文汉砖,还出土有印着“玉阳”二字铭文的城砖。此外,今坝陵街道荣耀村有莲花堰古城址。该城址长500米,宽400米,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古城址南端尚有一部分城基裸露于地面,发现了大量的汉筒瓦、板瓦碎片及不少如铜鼎之类的汉代铜器,经认定为东汉末年当阳城遗址。故长坂应在今当阳淯溪镇、坝陵街道之间。换言之,历史上真正的长坂坡之战遗址不在今长坂坡公园(或许是基于当阳县治玉阳镇之故才讹为今玉阳街道的)。
今长坂坡遗址(玉阳街道长坂路)北隔沮水与锦屏山相望。
锦屏山古名景山。因层峦叠翠似锦屏改今名。属荆山。最高点海拔200米,面积0.5平方千米。主要有红色砂岩和泥质页岩组成。东汉时曹兵与蜀赵云大战于山前长坂坡,山西侧有擂鼓台,传为曹操擂鼓督战处。为三国古战场遗址。
史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从襄阳(今属湖北)追击刘备,张飞、赵云拒曹军于此。期间,赵云(字子龙)涉沮水单骑救阿斗(后主刘禅),与曹兵战此。
今长坂坡有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在坡前立“长坂雄风”碑(现碑为1947年时任当阳县长胡次平仿制,高2米,宽0.9米,厚0.21米。正面楷书“长坂雄风”四字,碑顶上塑有龙凤图案)。1936年辟建为长坂坡公园(由时任当阳县长熊杏圃与当地驻军王禹九团长兴建)。1979年扩建有子龙阁、忠烈堂及“赵子龙单骑救主”塑像,面积7000平方米。2015年再次扩建,占地面积30800平方米,主要建筑时光长廊、忠义亭、子龙阁等及绿化苗木50余个品种6000余株。公园外街心花园建有“赵子龙单骑救主”塑像。长5.1米,宽3.3米,高15.3米。由青铜制成的。底座用砖砌、青石贴面饰浮雕,正面刻诗一首:长坂坡前忆子龙,痴迷幼主累英雄,孤忠未挽狂澜倒,故址犹存国士风。侧面为蛟龙戏水花纹图案。此外,在长坂坡西田园中,还有太子桥和娘娘井的遗迹。坡东北四千米处坝陵桥建有一座黄瓦红柱六角亭,内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至今保存完好。
长坂坡之役使赵云一战成名。
据陈寿《三国志》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荆州。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屯兵樊城(今属襄阳)的刘备感形势孤危,乃率官兵及百姓沿(远)安襄(阳)驿道向江陵(今荆州)转移。曹操闻讯,恐刘备得江陵后成为后患,即令文聘、曹纯率五千轻骑追赶,曹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至当阳长坂坡,两军遭遇。刘备仓猝应战,兵溃,因张飞截断长板桥,刘备得以脱险,并“斜趋汉津(今沙洋)”,与运送兵士走汉水的关羽船会至夏口(今武昌)。(见《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传当年张飞面对曹军横矛大呼:“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桥应声而断。而担任护卫刘备眷属的赵云于曹军团团包围之中,奋力杀开一条血路,保护甘夫人和刘禅,使其幸免于难。但刘备的两个女儿却被俘,这从《三国志.曹纯传》载:“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可知。
至于赵云单骑救主是不是真的呢?
据陈寿《三国志.赵云传》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由此可知,赵云往北寻找刘禅及甘夫人是史实。据说该事件中赵云单骑涉沮水,与曹兵大战,败于其枪下有64人。但正史中并没有赵云大战曹兵的确切记载。
赵云经长坂坡一役声威大震、名扬天下,以至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赵云与关羽、黄忠、张飞和马超并列为刘备五虎上将。但透过历史发现,赵云的被过度拔高。
赵云原为公孙瓒部下,后追随刘备。长坂坡一役因“单骑救主”,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汉中称王,任命关羽、黄忠、张飞和马超为前、后、右、左将军,其时赵云为翊军将军,中间尚隔着镇将军、征将军两个等级。及至刘禅称帝,赵云才被封为征南将军,后升至镇东将军。建兴六年(228年),在参与诸葛亮北伐时,因马谡失利于街亭的同时赵云因失利于箕谷被贬为镇军将军。次年,赵云便去世了,被追谥顺平侯。
显然赵云的被过度拔高,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护了后主刘禅。除长坂坡一役“单骑救主”外,还有刘备西征益州时,刘备新娶的孙夫人在哥哥孙权要将她接回东吴时,顺便将刘禅带走。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把刘禅留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