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当山:祈求好运的金殿铜栏杆

(2013-08-01 11:00:30)
标签:

杂谈

分类: 鄂西北(十堰、襄阳、随州市)

 金殿

                         武当山金殿         资料图片

  朝武当山者必上主峰天柱峰顶上太和宫正殿金顶,而游金顶必去华夏第一铜殿-—“转运殿”。据说在转运殿里转上一圈(逆时针),可带来好运。
 转运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古铜殿。为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湖北武昌铸造,最初安放在武当山今金殿位置上。明永乐十一年(1416年)建太和宫时,因嫌其规模小,转运至小莲峰上,故称之为转运殿。但因转运二字有转变命运之意,所以朝拜的人(包括游人和道教信士)更愿意相信在转运殿里转上一圈(逆时针)能带来好运。
 其实转运殿和武当山其它大殿没有两样,只是在进门右手位置,有一类似复壁的东西,宽约四五十厘米。若侧身进入,会感觉到眼前漆黑一片,慢慢地你会产生些许恐惧,在摸索前行中恐惧更甚,然就在此时,正前方突现亮光,意味者游人已挪出复壁。与此同时,会听到该殿执事道长一边敲钟一边语意双关问:“转过来没有?”(一为从转运殿转过来没有?一为好运转过来没有?)游客在答曰“转过来了”后,会听到道长“请把好运带回家”等吉祥话。 
  然而朝拜者似乎意犹未尽,还要继续上金顶去抚摸环绕金殿的青铜栏杆,因为他们更愿意相信只有触摸金殿(供奉真武大帝)仙气才会给自已带来好运。 
  据说环绕金殿四周有148根青铜护栏,由云南、江西、陕西等省道教信士于明万历十八、十九年(1590-1591年)在朝山进香时捐资铸造,尤以云南昆明人居多。护栏除四角为方形外,其余均为圆柱形。每根铜栏杆上均有铭文,记载捐献者籍贯姓名及祈求愿望等,这从清初王澐《楚游纪略》云“(金殿)四周铜栏则滇民所造也”可知。遗憾的是由于岁月和人为的磨损(因抚摸铜护栏能带来好运),有些铭文已模糊不清。
 从青铜栏杆铭文的内容来看,明万历年间云南真武信仰很兴盛,这从清光绪年间《续云南通志稿》卷六十四《祠祭志》所云“真武观各州县俱有”即可为证。《云南通志》卷八亦载有:“三月三日,谒真武庙于西山罗汉寺……或负香之襄阳谒武当山,往返数月。”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时任云南巡抚陈用宾在昆明东北郊鸣凤山(原名相度山,俗名鹦鹉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后改称)仿湖北武当山式样始建太和宫,宫内亦建有供奉真武大帝的金殿,俗称铜瓦寺。清康熙十年(1671年)吴三桂重建。铜殿高6.7米,宽7.8米,深7.8米,是全国最大的铜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就不难理解云南人缘何热衷于捐献武当山金殿青铜栏杆的原因。
  除云南人(包括云南本地和在云南任职的人)外,另标有来自江西、湖广、江浙等地之人亦捐赠了铜栏杆,那么这些铜栏杆的捐赠者有着怎样的身份呢?
  据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对其中96根铜栏杆上的铭文考证,铜栏杆捐献者遍及社会各阶层,他们以家为单位捐造为主,也有个人、香会捐造的,亦有多名信士捐造的;其中以官吏身份捐助的有21根;生员捐造的有8根;而普通信士则有63根(注:女性捐造的有6根,有一家捐3根,一家捐2根;19人单个捐造者中有两人与别的家庭合捐一根,一人与其它家庭合捐两根;另同一衙门吏员4人合捐一根,此外,由多名信士组成11个团体也集体捐造)。从时间上看,有具体时间记载的有13个,分别是:“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万历十九年九月一十九日”、“万历十九年玖月初十日”、“万历十九年拾壹月”、“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初一日”、“万历十九年九月初九日”、“万历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万历辛卯岁季春”、“辛卯岁造”、“万历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辛卯年(万历十九年)孟冬”,“庚寅年”(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辰时、“大清乾隆三十二年孟春河南直隶汝州宝丰县”(疑为损坏,后来补入)。
  至于位于四角的方形铜栏杆则由多个单位捐造,如北面一柱铭文云:“云南巨津州吏目今升萍乡县主簿陈嘉禄(共8人姓名,不具录)诚心铸造一柱玄帝老爷金殿栅栏,勒之永久,伏祈庇护”;西面一柱铭文云:“云南省城蒋门信女马氏普信同男蒋弘忠、李氏普妙同男蒋弘孝,祈求自身清吉,功名显达;袁门陈氏普众同女三姐、男□弘基,长命富贵、蒋门权氏普廉同女二姐、男弘谟、弘烈、弘猷,长命富贵。万历十九年十一月。”金殿后左边则刻有:云南府学生员吴宗文、父亲吴世宗、母刘氏、妻黄氏、花男冬徇,上同募舍银二两造铜柱,祈保父母安康,夫妻和乐,买卖亨通,功名显远,吉祥如意。这是唯一能见到的载有具体捐赠数的铭文。据此推断,这些铜栏杆非官方铸造,捐献者捐献的是银两,后由发起人在当地组织铸造,再请人专程运至武当山金殿装上。目的是希望通过施舍供器的方式以得到神灵的保佑。
  此外,武当山还有一处求学祈福之处。
  在武当山太子坡复真观建筑群的最高处,耸立着明代建造的太子殿,殿内供奉有铜铸太子读书像,殿里少年真武读书的壁画、石案、笔墨、古籍等一应俱全,让人联想到当年幼年太子生活学习的艰辛、信心和恒心。其殿下有颗百年枣树,与皇经堂前的三百年桂花树(树高约5米,胸径0.5米)相呼应,有“金桂折枝,早登榜首”之意。以至于许多父母带子女来此感悟、祈福学业有成。
知识链接
铜栏杆部分铭文
1.云南巨津州吏目,今升江西萍乡县主薄缘陈嘉、禄缘人肖氏,男陈素蕴,孙可立、可权、可大。云:嘉系四川内江县人,诚心铸造壹柱于玄帝老爷金殿栅栏,勒之永久,伏祈庇祐。
2.云南信士张玉,妻张氏,原藉陕西商州人。敬造铜柱一根,奉上祖师圣前,祈保在堂恩主及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早得超升;自、妻、女、婿,百事顺美,吉祥如意。
3.云南省城信士邢魅,妻陈氏。原系浙江钱塘县人,发心敬造栏杆壹柱,奉上祖师圣前,愿在堂恩主,增福延寿;祈过去父母邢明钟、□氏,早得超升;保自身百事顺羡,吉祥如意。
4.五都客民金尧南,妻刘氏,一诚发心敬造……
5.温州县人氏商寓云南省城云津桥李店居信士王荣,室人罗氏,铸造铜栏杆一根,祈保清吉,求谋遂意,合宅均安。
6.湖广黄州府麻城县民王明德同氏汪氏大女童……
7.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信士唐尧左仝妻邹氏、张氏、孙男□□捨宪□,保千祥如意。
8.江西抚州金溪县拾壹都王俸五,妻何氏善捨,信官严揖,共造铜柱。
9.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信士胡崇适寓云南省云津桥奉造。
10.江西抚州高安洪山乡弟子刘琼山,发心敬造保清吉。
11.江西抚州府金、临二县人氏,信士熊禄十、黄增二、胡正四、李谏十六商寓云南省买卖,四人同心合造大铜壹根,为保各家清吉、人眷平安、买卖亨通、嗣息衍庆。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初一良旦谨立。
12.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信士胡崇夏,室人王氏,寓……云津桥。
13.万历辛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信士江西临川县民饶启四,室人王氏,女饶氏、九姐,男□四、春五,男妇黄氏、孙男饶之龙,发心□□铜栏杆壹根,吉祥如意。
14.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五都王嘉宾,同母亲□氏喜舍,祈保母寿□无疆,万千如意。
铭文中有六条载有运送之人的名字或籍贯:
1、信士孙譁造。陕西三原县豆村里信士王希宰、男王汝渊脚力。
2、云南省城居信士陈献之虔诚斋沐敬造。陕西三原县东阳里信士杨舒、男继春出脚力。
3、信士杨宽造。蒲州张华里信士张永习出脚力。
4、滇南信士周作训、妻严氏,为因祈保母周氏百年长寿□□□□□造。陕西三原县信士雷霖脚力。
5、信士王敬、妻江氏、在堂母冒氏、姪男王元祯共祈保吉祥如意。……宋大寿出脚力。
6、云南布政司承差李承荣、同妻李氏、张氏、在堂母施氏,共秉虔诚,求子嗣福寿,于辛卯岁造。山西尚平县信士张进道脚力。
金殿
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的顶端,俗称“金顶”。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坐西朝东,面阔、进深各三间,高5.54米,宽4.40米,深3.15米,共由153件构件组成,全部用黄铜铸造,仿大式木结构,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饰以大吻,戗脊饰一兽头、五蹲兽、一仙人,檐头饰云龙纹圆瓦当和滴水。殿身为铜铸隔扇,隔扇上铸出大、小额枋,上檐作重海墁月台,设望柱栏板。殿内供真武祖师像,面容丰润,衣纹飘动,披发跣足,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后壁悬清康熙帝楷书“金光妙相”金匾。整个金殿耗用精铜十万斤,黄金三百公斤。殿前有金钟亭、玉磬亭,两侧有签房、印房,殿后有父母殿,殿下山峰腰绕石城一周,名紫金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