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都:曾经的枝江县城枝城古镇

(2011-04-07 12:56: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鄂西南(宜昌市、恩施州)

      2008年宜都市枝城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枝城者,枝江县城之意也。因昔为枝江县县城之故。
     枝城镇位于宜都市区东南12千米,长江南岸。原为临江的小渔村。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枝江县治从澌洋洲(今松滋老城镇)迁至下沱(长江至枝江别出为沱,下流复合,其分处谓之上沱,合处谓之下沱。)。据《宋史.地理志》:咸淳六年(1270年),移江南白水埠下沱市(今枝城镇沙砣),属江南府。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枝江县丞詹尹移县治于白水埠与下沱之间的金鸡山(今枝城镇607勘探大队队部),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始筑土城千余丈,枝城古镇渐成雏形。明成化四年(1468年)将土城改建成砖石城,城周长五里五百步,高、厚度均一丈余,设“迎晖,正东,解阜,拱辰,青云,小西门”共六个城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河道由江北移江南,江水陡涨,大水入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倒塌。今尚残存明古城墙残垣大东门至西门段。1949年称枝江镇。1955年枝江县并入宜都县,期间除明洪武年间中曾有三年省枝江入松滋外,古镇作为枝江县治历史达685年。1962年(一说1963年12月3日)宜都、枝江分县,以长江为界,江北为枝江,江南为宜都,原宜都的猇亭(古老背,今属宜昌市)、白洋等地划给了枝江,而枝江县城枝江镇划给了宜都后改称枝城镇。随着1971年枝城长江大桥的成建,枝城一跃成为全国九大水铁联运枢纽之一,长江流域四大煤炭配送中心(武汉汉口港、芜湖裕溪口港、南京浦口港)之一。1988年改设枝城街道办事处,1998年复名枝城镇。
      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枝城镇历史悠久。今位于枝城镇九道河村洞穴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20万年)以及双族庙、白水港、蒋家桥、三里桥等地发现大型原始社会村落氏族遗址。一度称丹阳,曾在此出土了一块长110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的长方形石碑。此碑正中阴刻楷书“丹阳”二字,字径约30厘米见方。石碑上有 “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吉旦”、“知枝江县事刘颜口题”的题款字样。有人据此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丹阳城址。及至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枝江县治迁此后,又作为枝江县治竟长达685年。这从长700米文化街上140栋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可佐证。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50亩的“西湖公园”,将古丹阳的“八大景”畔池、圣庙、文笔塔、丹阳书院、白水晓渡、莲花池、花溪牧笛、紫山冬翠复建于公园内,形成水在镇中流,古韵幽香的城中景。

丹阳书院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县秦武棫建于县学宫左,取丹水之阳之义,故名。计有明道堂3楹,堂左右斋房名种学、绩文、学古训、通世务,丽泽轩3楹,另有堂前左右斋房及堂后左右斋房等。道光四年(1824年)知县蒋祖暄于丽泽轩后增建上房5楹,左右斋各2楹。同治十三年(1874年)毁于水,知县徐光熙移建于试院侧。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高等小学堂。

附:九道河洞穴遗址   
       位于宜都市枝城镇九道河村。1986年发现,同年9月至次年发掘。分上、中、下三层溶洞,文化层发现于中层溶洞中,出土有400多件石器和部分哺乳动物化石。石器均为打制,器类简单,形状多不规则,器形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四大类,以石核、石片居多。动物化石共有10种,分属于5个目。有豪猪、中国黑熊、大熊猫、鬣狗、东方剑齿象、巨獦、犀、野猪、水鹿、牛类等。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多万年。

知识链接
古遗址

城背溪遗址   
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1982年发现。1983年和1984年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85平方米。主要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动物遗骸。石器有网坠、斧、球等。陶器有罐、釜、盆、支座、盘、碗、缽、碟、双耳罐、小口壶等。陶质以夹砂红褐陶最多,泥质红褐陶、夹砂灰褐陶、夹炭红褐陶与灰褐陶次之,夹砂橙红陶较少。纹饰以绳纹最多,另有少量压印纹、刻划纹和镂孔。骨器有针和锥。动物遗骸主要有水牛骨、鳖腹甲、鱼牙和腮等。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渡遗址 
位于宜都市五眼泉镇王家渡村。1982年发现,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4年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厚0.5-1 米。主要出土有石器和陶器。石器质料有砂质页岩、硅质板岩、石英砂岩、泥质岩等。石器磨制比较精细,器形比较规整。器形有斧、锛、凿、刀、镞等。陶器以夹砂黑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还有少量羼稻谷壳陶。素面陶和篮纹所占比例较大,方格纹和网纹较少。器形有鼎、釜、罐、盘等。其文化性质属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宜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