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资迅 |
分类: 湖北省 |
一.石油、天然气:
二.煤炭(含石煤)
湖北已探明煤炭储量仅为50亿吨,不足全国的1%
。(一说已探明煤炭储量约为12亿吨,潜在资源量也仅10亿吨左右),属煤炭资源贫乏省份。主要分布在黄石、咸宁、恩施、远安和当阳等40个县市区。主要煤田(含煤区)有大冶含煤区、蒲圻含煤区、松宜煤田、秭归煤田及长阳含煤区等。
三.水能
湖北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591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197万千瓦,占全国的7.8%,位列全国第四位。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中装机容量31908.9MW
,年发电量137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量中装机容量31605MW ,年发电量1362.3亿千瓦时。
四.核能
核电是一种洁净、安全的发电方式,具有燃料运输量小,可在负荷中心附近建设的优点。湖北正筹建中核电站将选址于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大墈村附近的狮子岩,富水水库中段北岸。此外据说房县土城(为军事禁区)有铀矿。
五.光能
湖北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60亿吨标准煤的能量,其太阳能资源除鄂西南较少外,鄂东北及鄂西北部分地区最多,并适合光伏发电集中装机。就具体地点,麻城、十堰及武汉,太阳能资源丰富。如麻城,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2180小时,年总辐射量达114千卡/
平方厘米。
六.风能
湖北风能资源在全国属“可利用区”,其中达到二级以上风力的县有53个。据测算,湖北省离地面10米高度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32.64万千瓦,平均有效风速(指风力发电机的有效风速3-25米/秒)时数在2000小时左右,其中恩施绿葱坡最大,达到5358小时。湖北省有3个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区:一是山体相对独立的中高山地区,如通山九宫山、利川齐岳山,其年平均风速分别达7.4米/秒和5.8米/秒。目前这两地已在建设或正待建风电厂。二是鄂北岗地到江汉平原的冷空气南下通道区域,包括襄阳古驿镇张坡村、大悟仙居顶、钟祥磷矿镇华山观、随州曾都殷店镇大风口和狼虎山等,目前随州曾都殷店镇大风口(平均风速为5.0米/秒)正在建风电厂。三是湖岛及沿湖地带,如黄梅龙感湖等。而鄂西的河谷盆地及鄂东的低山丘陵风能资源贫乏。
七.地热能
湖北地下热水的基本成因类型有断裂水热循环型和盆地深埋增温型两种,经勘查地热资源储量达到D级及D级精度以上的地热田有应城市汤池镇、咸宁市温泉镇、英山县城关镇、罗田县三里畈等7处。据统计,湖北省已发现地热田(或泉)69处,多属低温地热田(或泉),主要分布在咸宁、黄石、英山、应城、京山、洪湖、神农架等33个县、市,地热流体温度在25℃至72.5℃之间。
八.生物能
湖北的秸秆、沼气资源十分丰富,利用秸秆发电和沼气等新能源工程正在实施中。此外垃圾发电前景也十分广阔。
湖北的秸秆、沼气资源十分丰富,利用秸秆发电和沼气等新能源工程正在实施中。此外垃圾发电前景也十分广阔。
附:湖北的含煤地层特征
(一)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马鞍段(又名梁山组):
分布于鄂南的赤壁、崇阳、通山、阳新、咸宁,鄂中的京山、宜城、南漳、保康,鄂西的远安、宜都、松滋、长阳、秭归,鄂西南的巴东、建始、宣恩、鹤峰等地。马鞍段厚度在区域上有西厚东薄的趋势,鄂西一带相对而言较厚为0-54.67为,一般厚为5-15米,其中以松宜煤田东端最厚5.07-54.67米,平均17.82米。而鄂东南地区煤系厚度相对变薄,为0-24.68米,一般厚5-10米。本段可分为四个旋回,各含一层煤,从下到上称一、二、三、四煤。三煤全省普遍发育,厚0-1.3米,以松宜、长阳和巴东麻沙一带最好,二煤局部发育,厚0-4米。四煤一般不可采,厚0-0.9米。属不稳定~极不稳定,局部也有较稳定煤层,煤种以高灰、高硫贫--无烟煤为主。
(二)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龙潭组):
主要分布于鄂东黄石、大冶、阳新、黄梅、广济、武昌,鄂西建始、利川、鹤峰、咸丰、来凤、秭归及长阳等地。根据不同岩性组合,大体可分为吴家坪型或龙潭型。吴家坪型以海相碳酸盐喾为主,含煤段厚5-20余米,含可采煤层1-3层,但由一地区仅有1-2层。煤厚两极值为0-8米,一般不足一米,多为不稳定到极不稳定煤层。龙潭型以滨海相砂岩、砂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5-80米,含可采煤层三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二、三、四煤,以三煤为主,厚0-8米,一般15米。煤层多属不稳定煤层,局部较稳定或极不稳定。就全省而言,煤层发育较好地段有黄石-七约矿区、来凤-利川一带、鹤峰及建始北一事字根表段煤类以无烟煤为主(约占70%),烟煤次之。
(三) 三叠系上统至侏罗下统
分布于鄂东南的大冶、武昌、赤壁、咸宁、嘉鱼,鄂中的荆门、当阳、远安、南漳,鄂西的兴山、秭归、巴东及利川一带。岩性为砾岩,粗、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和煤。荆当盆地分为三叠系上统九里岗组、王龙滩互助组(晓坪组),侏罗系下统桐园竹组总厚可达1400余米,含煤40余层。九里网组Ⅰ、Ⅱ煤组含煤性较好,其次观音Ⅵ段组及水井泫段Ⅳ组局部有可采为煤,但煤层厚度薄,储量少,稳定性差。鄂东南分为三叠系上统鸡公山组和侏罗系下统程潮组、大王冲组及金山店组,总厚420米。含局部可休煤层。鄂西秭归盆地主要含煤层们是三叠系上统沙镇溪组厚0-318米,含煤四层,厚0-4.8米,有三层局部可采,煤层结构复杂。侏罗系下统桐竹园组厚106-294米,含煤21层,厚0-3.29米,有5-6层局部可采,煤层较薄,变化大。该含煤地层从上到下共含煤40余层,但大多数不可采,不成片,各地段间煤层难于对比,含煤性较好的有秭归煤田东缘;荆当煤田的北部;武昌县南部等地段。煤类以贫-无烟煤为主。
前一篇:湖北的古梅和梅园
后一篇:鄂菜:化解乡愁的味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