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需要纪念一下回归的
向来对纪念日没有什么特殊感情,除了几个特定的生日--爸爸的,妈妈的,哥哥的,姐姐的,我的,或者其它……
对数字的冷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都要找好朋友确认,日期这东西实在是让人头疼。
索性抛弃,每天的生活出乎意料的千篇一律,好不容易找点乐子也转瞬即逝,不是有某位伟大的人说过,每天都可以是纪念日。老老实实的生活吧,每天纪念总比挖空脑袋想纪念日方便。
有心的人有太多的纪念日,费解滥情电视剧上男女主角对于结婚纪念日之类的日期耿耿于怀,又被同学鄙视没有感情经历不能理解每个人都会有的小心情,好吧,我承认我是怪物,期待对于我来说除了熬人的折磨没有太多的惊奇,习惯了失望和异想天开的人,谁还能指望他对什么东西有美妙的憧憬。不过,幻想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那么热衷于《科幻世界》(好久都没有看了,怀念)。
回归……我又开始跑题了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电视机前认真学习香港回归,崇拜于国旗班的帅哥们潇洒的动作和没有表情的表情,闷热黑暗的屋子里只有电视的声音和光,过份专注的精神忽视肉体上的异样。
十年前的今天,半夜两点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医院挂急诊,皮肤上忽然冒出的过敏疙瘩让还没有从香港回归气氛中恢复平静的父母大惊失色。是因为还处于激动的状态中吗,还是被我那一身奇异的过敏吓到,只记得当时呆滞的我和汗流浃背的老爸,茫然不知所措的老妈……还有后来每天都要在身上涂抹的类似石灰水一样的东西。
我似乎对香港回归过敏~~
过敏的后遗症有很多种,比如说忽视,比如说遗忘,比如说重复发作,比如说纪念……
十年之内的时间我都让脑袋忽视遗忘当初的过敏,只是身体每每到了那个时候就会不自然的抽动,想要摆脱被附体的感觉。徒劳的发现即使精神上再藐视,遇到身体的重复记忆也束手无策,于是我决定在十年后的今天,用纪念的方式消灭这种记忆的情绪---我开始不停的告诉别人,十年前的今天我过敏了。
《祝福》、鲁迅、祥林嫂、我
2007年7月1日
美术馆普拉多西班牙展,充分的布置再次让我感到义务志愿者的另类,物欲横流的世界,活生生的人没有冰冷的小盒子机器有信任感
玛格丽特依旧在五楼横行霸道,再度观看,原来沉思的功能还没有在我身上退化完全
一楼百年华诞的寿筵,空泛无趣的服务,冗长无新意的致辞,一场生日宴会太过庄严好似提前的葬礼。我不是不敬,只是这种感觉太过沉闷,红地毯上摆脱不掉的衰退的痕迹,生命的印迹究竟能留多长?
隆福寺中国书店发黄的书页,让持续过敏的心安静
喜欢里面霉菌的味道,和家里长久不开启的书柜一样的味道,思念的情绪开始蔓延
我找不到喜欢的波波,那些泛黄的纸页没有留下戏谑的语气,只有郭沫若式的抒情
看到觊觎已久的《平凡的世界》,却依旧没有勇气去撕开直面的现实,摩挲过的书页留下手掌滚烫的温度,旁边柜式空调吹出的冷气,忽然肚子好疼,我确信我把所有的温度留在了红色的封页上
图书馆的王尔德还在架子上,那个清新的邪恶的乖戾的伟大的贵族的统治的虚弱的同性恋
喜欢他的那句话---世界在我掌握中,我却掌握不住对你的感情
晚上回归的晚会,寝室人说一定要看,我已经忘记上次看电视的具体日期了,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理想啊~~
我的身体还在发痒,80%的心理作用,剩下的是夏天的蚊子
回归过敏,我对十年的轮回有过敏的倾向
十年前我10岁,十年后我20岁,即将到来的20岁,算不算有一个回归
我又不会写简洁的文字了,对死去的简洁和沉默默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