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岁月中放飞诗情
——刘国震诗集《凝望岁月》赏析
刘荫庄
《凝望岁月》是公安作家刘国震的一部诗集,全集共分为三辑,前两辑是现代新诗,后辑是旧体诗。于这部自己的心血之作回首凝望,作者坦陈心声:“这些作品,是岁月的馈赠,也是对沧桑岁月的审视、感悟与歌咏”,诚哉斯言!此外我还要给警营战友寄语:“凝望岁月,是诗人于岁月中捡拾了秋的收获,该是略有欣慰的,尽管诗人还心存善念,心怀更多的感悟,心有偌多想抒情的话语,但《凝望岁月》,权可当人生之旅的一个驿站,在凝望中小憩盘点:暂歇歇脚为是”。
从悠悠岁月漫漫人生飞出的诗,歌以咏志,不会衰老;从历史过往放飞的诗,怀浩然正气,抒苍生真情,没有虚无;从心灵感悟飞出的诗,胸襟坦荡,蕴涵气度,多持关切!这几句话,是我读后的概括感悟,展开去说《凝望岁月》,我想还是要条分缕析,说说如下的话:
心系家国,秉笔前行,《凝望岁月》放歌了诗人固有的人文担当和追求。
从冀南南宫黄土地中走出的刘国震,人生的旅痕从军营到警营,大写了这一代人的时代风标,他人在军旅,就以从之,身在警营,就以歌之。金戈铁马的壮怀宏阔,锻造了这一代人护卫共和国安宁的侠骨柔情和铁血人生,也历练了一代代军营警队自己的诗者,它且悲且壮的雄浑生活,凝聚构垒来厚实的生活沃土,在高天厚土间筑起了军警文化的独有堤坝。
刘国震就是这个队伍中文化大坝的搬土人,一个军营警队的真正诗者。他心系诗魂沃土,秉笔踏歌,书写了筑就共和国基石的别样风采,织就了片片红彤彤的锦缎,用诗文镌刻了饱经沧桑的民族历程。组诗《圣地礼赞》,从《井冈山》到《遵义》再到《西柏坡》,诗人深情地把一个“湘音浓重的教书先生”如何在“炮火硝烟中爆出灵感”,又如何以“星星之火”,“勃兴于穷乡僻壤”,而成就了“一部真正的红色经典”,写得如泣如诉,慷慨激昂。
遵义的紧急会议,激烈争辩,还是“毛泽东艰难地推开平庸的棋手/潇洒地挪动了几个棋子/便滿盘皆活”。传神地抒写了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与领袖风范。
写到西柏坡,诗人如长舒一口气,登高望远,“爬过去黑夜就甩在身后/爬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翻过这道岭/我们就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诗人的欣喜之情,在颤抖的笔端写意了壮怀无限。
组诗《永远的丰碑》,诗人讴歌了为抗日而死的先烈吉鸿昌,“有的人为了脑袋/丢了灵魂/而你为了祖国/丢了脑袋”。写到杨靖宇,更有了泣血的诗句:“敌人切开了你的胃/找到的是树皮、棉絮、草根/历史剖开了你的心/检出的是赤诚、忠勇、坚贞……”。组诗的另一首《狼牙山五壮士》,把马宝玉、葛振林等五壮士也写得壮怀天地,“十指连心的中华儿女啊/五壮士,便是五根粗壮的指头/攥紧一只民族的铁拳/六十多年前那沉重的一击/至今仍让军国主义/隐隐作痛”。
《真爱》一诗,是诗人写给警营女杰任长霞的抒情诗作,全诗谴词用语,悲情脉脉中涌动着壮怀激烈,读来令人动容。“她
化作了/一座碑
一片霞/一个荡气回肠的女警传奇/一棵嵩岳上不老的青松”,“一个好女儿/把哀思留给了父母/一个好妻子/把孤独留给了丈夫/……一个好局长/把浩气留在人间/一个好公仆/把缅怀留给苍生”
……
报效家国,始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精髓,也是心怀正义,肯于担当真正诗者的最高追求。诗人把这种追求珍藏于心、深藏于骨髓,深藏于灵魂,它势必会焕发出强大的精神驱动力,这与时下有的所谓诗人沉浸于个人悲愁、小情小调,用无聊之诗投机钻营,取个一己私利,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反差!这种用诗化的情调,诗化生活,诗化人民,诗化伟人的诗情,在《生命花朵》、《牛城春辉》、《震区孤儿的警察妈妈》(又名《不朽的雕塑》)、《恩来情重》等诗中,都诗意飞扬,且意象纷呈,用词洗练。这一翼,尤以周恩来总理在隆尧地震灾区慰问灾民一诗为彰显。“百姓说
您不愧是‘周’总理啊/吃喝拉撒 衣食住行/处处考虑得细致周全/天大地大没有您的胸怀博大/恩来 恩来/您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这滚烫的诗句,写出了灾区人民的心声,代言了人民,代言了时代,表现了人民诗人应有的时代担当。
贴近生活,意蕴悠长,《凝望岁月》用灵动的诗笔,守望了现实主义的时代情怀。
如果说《凝望岁月》第一辑用宏大的题材高扬了时代主旋律,以取义担当串就开篇,那么第二辑则贴近生活本真,用意蕴悠悠的轻歌浅唱,礼赞了世事生活的静好,也抨击了某些尘世的龌龊。
组诗《礼仪赋》,把生活中的礼仪举止都写意诗中,《握手》、《鞠躬》、《鼓掌》、《作揖》、《下跪》都用了哲理性的语句,张扬了传统的清美,有了美与丑、是与非的教化功能。这种现实主义的图景在组诗《世相吟》、《动物四题》、《说文解字》、《凝思集》中,都闪耀着哲理的光泽。希冀与厚望,光明与精神,意象与陈腐都如一幅幅水墨丹青的写意画的绝妙呈现,悦人眼目,使人意动肝肠。这一切读后的体味,全因了诗人没有把世事表象停留在见物抒怀的体表,而是付与了现实主义又回望传统,才使诗情有了腾飞羽化的唯美,彰显了诗人于生活细节捕捉诗情的功夫!一杯白开水般的语句,在这一隅,在轻歌浅唱的氛围中,是找不到片语支言的。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过这样的话:“诗者,吟咏性情也。”又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先人论诗,此间明白晓畅地说尽了诗人之道,诗律之法,任世事沧桑,时光流逝,这般表意,仍是金科玉律,闪烁着固有的永恒光芒。无疑,《凝望岁月》尽遣诗情入碧霄,于此,该是受益先人教诲的良多而专情不怠了。
“吐丝 吐思
吐诗/一个满腹经纶的/天下之虫//丝未尽/茧已成/孤独疲惫的灵魂/囿于自设的囚笼//你吞噬桑叶/是什么/咬啮我心”诗人这首有别他诗的诗,不了解其人的人,量是不解其意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诗虽悲切些许,但涌动着一种至美的奉献浩叹之吟,由蚕想到蜡烛想到人民作家如浩然者,诗人乃真性情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益善君称赞国震“是一条汉子”,这种鲜明的印象,与他的诗有关,更来自他的评论集《感悟浩然》。斯情斯意,使人感动唏嘘!如是这样的深吟浩唱和心泪欲潸,在《不曾放弃》、《品茶》等诗中,也俯首可拾。当然,第二辑中,如投枪,如利剑,直击现实丑恶、拷问人性卑劣的诗篇,也占了不轻的比重,此间,可体味诗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良苦用心。
延伸传统之脉,再塑大爱无疆的圣体,《凝望岁月》以质朴靓丽的尾声,合唱了时代的诗情。
从燕山深处走入城市的诗人刘章,曾有过这样的称誉:“刘国震是一个对社会尽责、写诗经心、勇于探索的诗人”。对此,我也有同感。《凝望岁月》之外,他还有《那个女孩喜欢雪》、《莫名的心绪》、《心雨潇潇》、《凝思与歌唱》等多部诗集,履职于公安战线的诗人,本职工作自是使他每天忙的飞飞,这些诗作,全是他捉余逮闲而就,个中甘苦,唯有自知了。
《凝望岁月》第三辑,收录了诗人8组旧体诗作,体现了诗人一贯秉持的主体意识,折射着高洁靓丽的诗美之光。
“历经坎坷勇登攀/绣水锦山入笔端/战士情怀战士赋/赤诚一片对苍天”。
这是写给诗人范峻海《春笋集》的感赋,表达了“《春笋》凝丹传后世/胜过珠玉贻儿孙”的良好祝愿。
在《读<友情集>赠著名诗人刘章》中,诗人写了:“多病弱体吞草药/生花妙笔吐芬芳/半世心血诗千首/上庄写进石家庄”(诗人刘章故乡在兴隆县上庄)。对前辈诗人的景仰之情跃然纸上。
在悼念和缅怀著名作家浩然的几首诗中,诗人在诗句中巧妙地嵌入了浩然的《杏花雨》、《幼苗集》、《花朵集》、《新春曲》、《西沙儿女——正气篇》、《彩霞集》、《喜鹊登枝》、《春歌集》、《艳阳天》、《金光大道》、《乐土》、《活泉》等著作,非高山仰止,非浩然知音,断不会出此绝妙!请看《怀浩然》其二:“喜鹊登枝唱/春歌动九寰/青青芳草地/朗朗艳阳天/深情寄乐土/妙笔涌活泉/浩然天地气/大道有新篇”。
诚如这般的写意抒情,彰显了警营诗人对文坛先贤的感悟与尊崇,足以使那些向人民作家泼污的人汗颜!如是,这位“燕赵大地的仗义执言者”的笔端,才有了“怀浩然正气,抒苍生真情”的无畏和“情系芳草地,心怀艳阳天”的激情。
昨日的雾霾还尽锁石门,今天却有了冬阳朗照,一缕阳光泻在案头,心中顿生融融暖意,万缕情思萦绕过来,唯愿国震诗情不老,在惠风和畅的岁月里躬身笔耕、诗情飞扬!
2019年12月11日 石家庄
刘荫庄,天津宝坻人,原河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警视窗》杂志社长、《警察之友》杂志主编。著有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7部。河北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