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马王子”陆斌(转贴)

(2011-04-15 17:53:48)
标签:

江海晚报

江海之子

陆斌

体操冠军

4月15日

j11版

体育

分类: 江海之子

“跳马王”,有着这一响亮称号的南通籍前体操国手陆斌,是中国体操“黄金一代”不可或缺的人物。 2002年,陆斌在体操世界杯总决赛勇夺男子跳马金牌,成为我市第11位世界冠军。由于伤病等原因,他与雅典、北京奥运会擦肩而过。面对挫折,这位跳马高手没有气馁,在2009年全运会摘取跳马金牌,为自己的体操生涯完成了一个精彩的休止符!如今,这位曾震惊世界体坛的“跳马王子”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他的事业还是体操,担任着中国体操青年队教练一职,依然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才华——
                      “跳马王子”陆斌

 

                                           本报记者龚丹 王全立

http://s13/middle/49b21807na0f20b7b3bfc&690


      

                                    雏鹰起飞遇挫折
    1980年6月,陆斌出生在南通市区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儿时的他生性活泼,总喜欢蹦蹦跳跳。 5岁时,父亲陆树生将他送到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时任体操教练的赵振民第一次看到陆斌时就觉得他协调性好,人也灵活,没多想就将陆斌收在帐下,陆斌也开始了他长达25年的体操生涯。
    在儿体校的5年时间里,陆斌先后经过了张建武、赵振民两位教练的调教。 1988年,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的陆斌顺利进入省少体校。翌年,陆斌夺得省少儿体操赛团体、双杠和单杠三项第一,1990年的省运会上,陆斌又夺得鞍马冠军,一系列的成绩让陆斌进入了省体工队候补名单。
    似乎,一只体操界的雏鹰即将起飞。
    天有不测风云!在1990年的一次体检中,陆斌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陆树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儿子又查了两次,但结果没有改变。这意味着,陆斌不仅无法跨进省体工队大门,在省少体校也练不下去了。横遭变故,陆树生父子欲哭无泪。回到南通后,治好儿子的病成了陆树生、黄住英夫妇的当务之急,他俩从一家医院了解到,如按常规方法,乙肝患者需经较长时间治疗后才能康复,为了让儿子尽快回到体操房,陆树生夫妇决定自己给儿子治病。为此,他俩边向专家咨询,边翻阅书籍,还弄来了民间秘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位“特殊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六七个月后,陆斌神速地康复了。
再次起航终于高飞
    陆斌的遭遇牵挂着启蒙教练之一的张建武,为了不让这一好苗子夭折,他四处联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江西省队正在招聘外省选手,他马上推荐了陆斌。面试中,江西省体操队教练凌振球发现了陆斌的潜力,将其收编为江西省试训队员。
    经历了“乙肝”事件后,陆斌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4个月的艰苦训练让他破格进入江西省队。之后陆斌顺风顺水,1993年,他成为国家集训队队员,1995年,他又转为正式队员。
    成为“国字号”运动员后,陆斌进步缓慢,“主要原因是教练换得太频繁,造成训练不系统。 ”陆斌介绍说。 1997年初,陆斌被分到著名教练陈雄的训练组,训练开始步入正轨。 1997年至1998年,陆斌在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中多次进入单项前三名,成为一名国内一流体操选手。
    不久,陆斌获得了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 1999年3月,陆斌奔赴德国科特布斯参加国际邀请赛,欠缺国际比赛经验的他比得一塌糊涂:单杠比赛做一个飞行动作时因动作失控,人都飞出了垫子;跳马时由于空翻动作做过了头,人落地时整个身体趴在地上。“面对数千名现场观众,自己当时觉得挺没面子的。 ”说起这段经历,陆斌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陆斌又参加了两项国际邀请赛,仍是失误频频,带着“鸭蛋”而归。
    看着李小鹏、黄旭等同龄人金银铜牌堆满仓,自己的荣誉册中还是白纸一张,陆斌难受极了。陈雄一针见血地向他指出:“你有夺牌实力,问题主要出在心理上。由于你求胜心理过于迫切,导致连连失误。你自己好好总结一下,什么时候想通了,冠军也就离你不远了。 ”恩师的开导令陆斌豁然开朗,他重新抖擞精神,投入到训练中。
    2001年,陆斌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节。 3月,他在世界杯外围赛德国站比赛中夺得跳马冠军;8月底,陆斌获得第5届友好运动会跳马金牌。接踵而来的胜利,使陆斌跻身于国家队主力队员之列。
登顶世界成为“跳马王”
    2001年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陆斌期望一圆自己全运会金牌梦,结束国外一系列比赛后,他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中。
    全运会前,陆斌将自己的一个跳马动作“前手翻转体540度”发展为“前手翻转体900度”。为了攻克这一高难动作,陆斌吃了很多苦。有一次,他因空中转体不到位,人硬生生地横倒在垫子外,身体被摔成青一块紫一块的。陆斌没有叫声疼,他让队医简单处理后,又走上了训练场。两个月后,陆斌终于攻克了这一新动作。
    2001年11月19日晚,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体操赛单项决赛在广州市体育馆举行,参加跳马决赛的除陆斌外,还有李小鹏、杨威、邢傲伟等世界级跳马高手,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即将拉开帷幕。或许是压力过大的缘故,前几位出场的选手们接二连三地出现重大失误。陆斌在比赛中亮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前手翻转体900度”。陆斌的空中姿势做得不错,但在落地时,他因未控制好身体,一屁股坐在垫子上,只获得了第四名。
    面对失败,陆斌既没有唉声叹气,也没有落下伤心泪,他对陈雄说:“陈教练,我认为这次失败主要是新动作不够熟练,最终导致了落地不稳。您放心,我陆斌不会被这次失败所压倒,我的目标是成为‘世界跳马王’。 ”望着一天天成熟起来的爱徒,陈雄欣慰地笑了,他拍了拍陆斌的肩膀:“好好干,我相信你! ”
    这一年的冬训,陆斌对自己跳马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揣摩,为了将两个比赛动作练得更加纯熟,他常常加班加点,甚至放弃了不少休息日。
    2002年11月30日,体操世界杯总决赛在德国斯图加特综合体育馆开幕,包括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体操强国在内的180多名好手出席了这一盛会。
    首先进行的是跳马比赛,这场大战扣人心弦,前7名选手做完后,除一名法国选手得分较低外,其他选手发挥都不错,金牌落入谁的囊中尚难预料。轮到陆斌出场时,只见他神情自若地走到助跑区,抹了抹镁粉,深深地吸了口气,助跑、加速,陆斌如出膛的炮弹冲向20米远的跳马,踏跳、上马、翻腾、转体、落地,陆斌完美无缺地完成了“前手翻转体900度”这一高难度动作,获得了9.737分。第二次试跳,陆斌亮出了同样是10分(满分)起评的“笠松后空翻屈体两周”,此次跳跃,他的空中姿势更加优美舒展,裁判打出了9.762分。陆斌最终以9.749分技压群雄,第一次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
    陆斌实现了多年的理想,这一冠军让南通的世界冠军人数增加到11位,同时成为新世纪第一位南通籍世界冠军。时隔两年,陆斌蝉联世界杯总决赛男子跳马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跳马王”。
与奥运赛场擦肩而过
成为世界冠军,意味着陆斌迈进世界一流高手的行列。艺无止境,凭着对体操的热爱,陆斌没有停下脚步,他将目标锁定奥运赛场。不过,命运却屡屡跟陆斌开着玩笑,他先后两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
    2000年,年仅21岁的陆斌在高手如云的中国体操男队尚属一位无名之辈,无缘悉尼奥运会乃情理之中。 4年之后,25岁的陆斌开始冲击雅典奥运会,在中国队的出征名单中,他被列为替补队员。他和李小鹏等一起登机飞赴雅典,开幕前几天,陆斌天天在训练场上挥汗苦练,时刻等候教练的召唤。由于其他队友赛前身体和状态正常,陆斌最终还是未能从替补晋升为正选,遗憾地错失登上奥运赛场的机会。面对挫折,陆斌心中起了波澜,毕竟年龄不小了,再等4年,还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吗?
    怀着对神圣的奥林匹克的憧憬,陆斌留了下来。为了增加参加奥运会的概率,他在保持跳马超一流水平的同时,加强了鞍马、吊环等项目的实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赛前,陆斌在“好运北京”体操邀请赛中,一人包揽了跳马、鞍马、吊环3枚金牌,状态好得惊人。然而,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赛前3个月,陆斌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当时陆斌已经很清楚,他将永远错过奥运会了。“没能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缺憾。为了这一目标,我尽全力争取了,因此从另一角度讲,我没有遗憾。 ”陆斌说。
精彩一跳谢幕后转身
    2009年,已近30岁的陆斌再次踏上了全运会的赛场。这是陆斌代表江西省参加的第4次全运会,经历了职业生涯起起伏伏的他早已将自己的心态百炼成钢,在自己的最后一次全运会上,他忘记了前3次的失利。
    2009年9月21日,陆斌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体操男子跳马个人决赛中,选择了两个高难度的动作,带伤出战的陆斌难免让人担忧,但他从起跳到翻腾到落地,一气呵成的动作化解了所有人的担忧,16.125分!陆斌无可争议地获得冠军。在陆斌夺金后,江西体育局局长刘鹰高度评价了陆斌的表现:“练了这么多年的体操,陆斌早已浑身是伤。 4次参加全运会的经历在我们江西运动员中也是非常罕见的,但陆斌确实做到了越挫越勇,永不言败。这样的老队员,是江西体育的宝贵财富。 ”
    完成了这一精彩一跳后,陆斌告别了运动员生涯。
    2009年11月1日,陆斌与相恋5年的郑植喜结连理,郑植同样是体操运动员出身,曾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高低杠冠军,两位体操名将的结合也让体操界增添了一段佳话。陆斌很快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国家体操青年队教练。“做运动员时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而现在当教练了,手上的六七名运动员的事情都要一一过问,不但要管好训练计划、生活起居,连他们的思想状况都要了如指掌。”陆斌对工作十分熟悉,显然已经适应了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转型。
    去年,儿子陆嘉熤的诞生让陆斌实现了第三次转身,初为人父的陆斌幸福感和自豪感十足,即使是带队出征在外,每天都要通过网络视频瞧瞧儿子。“当然,作为国青队的一名教练,带好运动员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陆斌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