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书评 |
令狐冲的出场让人完全意想不到。
如果说第一章写林平之是为了铺垫,那么第二章该写令狐冲了吧。然而,金庸没这么写。先通过令狐冲的师弟师妹的谈话,用粗线条勾勒出一个有点调皮捣蛋、喜欢喝酒、诙谐幽默、不拘小节的人物形象。
根据六猴儿的描述,大师兄用气功骗光了一个脏兮兮的老头的酒,看到老头快哭了,又请他去喝酒,把老头灌醉了,自己还在喝个不停。
当时林平之的想法是:令狐冲是个“老年丧偶的酒鬼”,因为华山派二师兄劳德诺已经是个老头了,令狐冲是他的大师兄,按道理当然更是个老头了。
但是这个“老年丧偶的酒鬼”并不讨厌,他没有一点架子,以堂堂华山派大师兄身份,去骗一个乞丐的酒喝,真是可爱,看到把人家快骗哭了,又哄人家老头,请人家喝酒,难怪小林子认为他是个老年酒鬼,真乃性情中人。
紧接着,六猴儿又叙述了大师兄把青城四秀中的两人踢下楼去的情景。大师兄踢他们,只是因为他们的外号叫“英雄豪杰”而做出的事情却并不地道。
没什么来由地打了这种徒有虚名的败类,“君子剑”岳掌门作为君子,当然是不赞成他这种没事惹事的行为了,于是打了他三十棍子。跟着挨了十下棍子的六猴儿不但不埋怨跟着大师兄吃了锅烙,反而深以能跟大师兄一起挨打为荣,足见他对这个爱打抱不平的大师兄的敬爱已经超过了师父,那两个人确实该打。
那么,第三章令狐冲总该出场了吧。
可是第三章中,令狐大侠还是没有出场,倒是恒山的定逸师太来找令狐冲的麻烦了。泰山派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师叔竟然说令狐冲和采花大盗田伯光挟持了恒山派的小尼姑仪琳在饮酒作乐。
读者或许会有些不齿,看来这个“老年丧偶的酒鬼”还是个色鬼。
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大家还是可以谅解的,然而,又传来了消息,令狐冲把名门正派青城派的弟子杀了。这似乎有些不可原谅了。要知道当时华山派与青城派都是名门正派,他们的关系有点像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关系,本来都是互不干涉的,可是突然之间,一个党派的人竟然没什么原因地被另一个党派的人所杀,那么,如果不把凶手交出来,就可能引发两个党派之间的争执。
余沧海怎肯善罢甘休,他是必须讨个说法的,估计岳不群再袒护弟子,也包庇不了令狐冲了。
看来这个爱惹事的令狐大师兄,是在劫难逃的了。
然而,从受迫害的当事人的仪琳口中,竟然又是另一番描述了。她眼中的被告令狐冲,不仅是个彬彬君子,而且是个舍己为人的活雷锋。虽然,他对付田伯光的手法未免有些无赖,但武功不如对方,如果冒然出手,结果不过是赔上自己的性命。而令狐冲不仅有胆量英雄救美,而且利用智商和敌人周旋,更难得的是他拼了性命危险做好事却不留姓名。
这样一个人,大家是何等地想见识一下啊,可是这样一个人,只是听说了他的事迹,还没等出场,仪琳却说他已经死了。实在让人惋惜。
其实,令狐冲的做法,是在挑战见义勇为的定义。见义勇为的目的是制止不法行为,然而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去达到最后的目的好呢,还是正大光明地成全一段美名好呢?恐怕在君子们的心中,当然是不屑前者的。
大名鼎鼎的“君子剑”岳先生,竟然教出了一个有着流氓无赖做法的大弟子,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然而,我们可以断言:这种无赖如果多一些,世间的丑恶必然会少许多。
幸好,令狐冲并没有死,他被曲洋长老救了下来。到了第五章,令狐冲才半死不活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洋洋洒洒的三个章节,都是通过别人的描述来让大家对这个人物有初步的印象,这个人一出场,自然是很容易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传奇人物了。
金庸先生让人物出场所用的手法实在让人敬佩。